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闪烁着极其迷人的色彩。与古希腊的神话相比,中国的古神话毫不逊色,惜乎没有完整保存,只是零星散见于众多典籍之中。神话研究专家袁珂先生殚毕生之精力,将这些闪光的片段排比连缀,汰其重复,去其矛盾,刻划点染,陶冶熔铸,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秦始皇海外求仙,建筑起一个庞大而有机的古神话体系。对中国文化可谓动不可没。行文通俗生动,富文学性;章后附注释,说明出处,征引原文,对研究者也极有价值。
袁珂(1916—2001),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1946年,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到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担任中国神话学会主席。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袁珂先生的多数著作在香港、台湾均多次重印,并且被翻译成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韩国、世界语等多种语言。其作品还被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一个没有神话的民族,是没有童年、不会做梦的民族。感谢朋友俱往矣推荐了这本《中国神话传说》,使我借袁坷先生之笔得以一窥中华民族瑰丽浩荡的童年记忆。本书是在袁先生上世纪50年代所著的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基础上历经两次大规模增补...
评分 评分一个没有神话的民族,是没有童年、不会做梦的民族。感谢朋友俱往矣推荐了这本《中国神话传说》,使我借袁坷先生之笔得以一窥中华民族瑰丽浩荡的童年记忆。本书是在袁先生上世纪50年代所著的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基础上历经两次大规模增补...
评分到底什么是中国神话? 坦诚地说,这本书看了很久,想了很久。一边看一边查资料,一边查资料一边做笔记,然后再把所有看的、写的、想的汇总到一起。整整一个多月,这本书被我带到很多地方,在公司看,回家看,飞机上看,在武汉家里看,而每次要提笔来写读后感,却又停下来了。...
评分我们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楚辞•天问》里有一个没头没脑的诘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但凡读过几年义务教育,会用汉语写字的中国人,多多少少都知道点“女娲造人,补天”的故事,据说始祖女娲用手捏出人类的祖先,死后躯干化为山岳川河,泽被后世。《山海经》记...
这是小时候最喜欢的看的书之一,常常在夏天捧着根冰棍,坐在阳台里看,然后把吃完的棍子夹在厚厚的书,一直看到日落,最后看得封面的烫金都磨没了,装订线也摇摇欲坠。
评分我是读着这本书长大的。
评分这本书的定位上很暧昧,甚至不客气地说是很尴尬。一方面,在某些章节有一些比较长的考证,可见这本至少也是高级普及读物;但是,从后面那一个个他写的故事来看,袁珂有种要整合中国所有的神话传说的企图心还付之于行动,但是文笔过于低幼化,章节内的结构也有点东说说西扯扯的感觉。有了以上表现,所以完全感受不到严谨感,虽然内容依据全在相应地方标出了文献出处。在前面理论部分,创见也不多,很多点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有很清晰并很简洁的表达。袁的表达过于啰嗦,而又不到点子上。虽说由于写作时代的关系(此书初稿是1950年),加了一些马主义的套子,但看得出用得还不算过火,我也能表示理解。
评分我是读着这本书长大的。
评分对纷繁复杂的中国神话传说的很好的总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