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屋,再說吧

夏之屋,再說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尤迪特·海爾曼(Judith Hermann):德國女作傢。1970年生於柏林。當過酒吧服務生,在紐約做過實習記者。1997年獲阿爾弗雷德·德布林奬學金,專心創作一年,完成短篇小說集《夏屋,以後》。該書1998年齣版後獲廣泛好評,作者因此獲不來梅市文學提攜奬(1998)、鬍戈-巴爾奬(1999)、魯道夫-亞曆山大基金會奬(1999)、剋萊斯特奬(2001)。2003年,她的短篇小說集《不過是幽靈而已》齣版,在德國亦大受讀者歡迎。

出版者:一方齣版有限公司
作者:HERMANN,JUDITH
出品人:
頁數:200
译者:李懷德
出版時間:2003/01/01
價格:NT$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282766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德國 
  • 小說 
  • Judith_Hermann 
  • 翻譯小說 
  • 歐美文學 
  • 女性與傢族小說 
  • 外國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赫爾曼無疑是德國新銳作傢中,作品最少卻最受囑目的。九七年,獲得德國政府獎學金,整整一年在葛拉斯住過的艾伯河畔別墅裏寫作。隔年,《夏之屋,再說吧》齣版,那是她的第一本書,馬上受到德國文壇祭酒海尼斯基的肯定,連帶書市也暢銷。赫爾曼的文字簡潔,造句直接節省,一字不多也不少,生活的片段,在她筆下猶如透過放大鏡般清晰,故事在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之間呈現齣特殊的張力;她寫作時刻意與小說人物保持距離的態度,反而激起讀者的熱情。因其住在柏林中心區(Mitte),獨特的城市居住經驗,使她關注的主題圍繞著柏林共和國、雙城、國傢統一、閤併與消失……提供一個讓她演繹文化衝突的可能。她小說的人物總是一些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人,通常對自己的未來渾然不覺,不決定也不等待任何人、任何事,事實上,也無能做齣決定,有時就像阿米巴變形蟲,有愛固然好,沒有也可以活下去,對人生沒有要求也沒有責任。虛無的同時,卻極其自在。由生活片段凝聚而成平凡無奇故事,並以不明確生活動機來結構故事,正是赫爾曼為讀者呈現充滿各種可能性的德國當代社會麵貌。

本書是短篇小說集結。愛情,時光一去不復返,害怕難過的日子,恐懼生活受睏,書中人物都有著歲月從自己身邊溜走的感覺,也都認為自己並不活在現在,而是活在迴憶和想像之中。一九九七年,尤荻特.赫爾曼那時廿七歲,曾任女侍者及電颱記者,在紐約新聞學院讀過書,那年,她獲得德國?政府一項獎學金,得以在葛拉斯也住過的艾伯河畔別墅裏寫作。她在那裏住瞭一年,每天上午八點起床,十點坐在書桌前開始寫,中午一點走去河邊散步,下午繼續寫。整整一年,她什麼都沒做,就是寫。隔年,《夏之屋,再說吧》齣版瞭。那是她的第一本書。 她沒想到那本書卻是空前轟動,先是德國文壇「祭酒」海尼斯基發錶重量級談話,「德國有瞭一個全新的作傢,她的名字叫尤荻特. 赫爾曼,前途無可限量,」說話的人是葛拉斯的冤傢,他曾批評諾貝爾得主的作品除瞭《錫鼓》一文不值,卻把赫爾曼的文學位置提高至彼得.韓剋特旁邊。然後,另一位著名文學評論傢卡夏哈剋也不甘示弱地開講瞭,「這本書不容忽視,」他說時還摘下老花眼鏡,拿齣手帕擦拭,「是德國新一代之聲。」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有一日在网上与绿绿讨论买书。我们除了谈衣服,化妆品,男人,抱怨生活和互相鼓励,偶尔也会言及文学哈。我向她推荐尤迪特·海尔曼的《夏屋,以后》,当时还没看过这本书,只大概知道是本关于柏林文艺小青年生活状态的短篇。她说,貌似还不错。最后她买了阿加莎的推理小说。我...  

評分

罗豫/文 德国人在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常常随身携带一个复杂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背景,然而新一代的德国青年已经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热衷于反思过去了。集中营和柏林墙记载的恩怨情仇,已渐行渐远;前党卫军成员君特•格拉斯们身上背负的负罪感,也渐行渐远。毕竟,那是上代人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不同風貌。

评分

不同風貌。

评分

不同風貌。

评分

不同風貌。

评分

不同風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