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康德 哲学 邓晓芒 形而上学 西方哲学 自然科学 自然哲学 科学
发表于2025-02-02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康德的这本小书,中译本在世已有十多年了,今天之所以还要再版,我相民主要还不是因为康德是世界级的名人,而是由于书里面所表达的思想,它即使在自然科学方面已成了老生常谈,但在哲学方面却至今有着不可磨来的意义。自从“五四”以来,我们中国人已经受了近一个世纪的“科学”教育,可是直到今天,知识精英们一听到“反理性主义”和对“科学”的指责,就两眼放光。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确实有它的局限性,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有时也会成为迷信。可是,我们确实应该想一想,我们自己对于科学、尤其是“科学精神”究竟懂得多少。至于我本人,坦率地说,对于那些用“过时”和“陈旧”来掩饰自己在科学上的贫血的学问家们,抱有一种近科本能的拒斥和反感,而对奠立了人类理性大厦的深厚基础的那些巨人们,永远怀着深深的敬仰。
距离上次读康德已三年有余。没想到康德会写这么一部以斯宾诺莎式的论证方式的书,大概康德之后再也没人会用这种方式来行文了。康德在动力学中对物质是否可分的分析让我联想到他的二律背反,二律背反的实质功绩不是点出了人在对范畴的超验使用时产生的幻象,愚以为和物质在数学上无限可分,但碍于人的直观能力或现象的显现,物理上并非无限可分一样;二律背反真正揭示的是形而上学与经验,即先验与经验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点才是真正要注意的。另外还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对康德的某一步论证有些疑问:康德认为如果一个物体在现象上也是无限可分且人能观察到,那么对无限的东西如何统摄呢?从而反证动力学上之不无限可分。但在化学溶解这问题上,康德又承认溶解是内在的无限运动,这个内在运动或无限运动都不是人可把握的,那么康德怎么不否认溶解呢?
评分挺难懂的。康德用自己在纯粹理性批判所提的用于牛顿力学中,主要是为把科学知识从经验的不确定性提升到有先验的基础,空间对阐释牛顿力学有重要作用。
评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三年前没有看懂。
评分匆匆略读了一遍~
评分断断续续读完的,导致缺乏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印象。有机会再找时间重读吧!
记得研一的时候选了不少哲学课,但是基本上云里雾里的。 当时有个西哲入门什么的,老师说:“现在的哲学基本上是前人哲学的赏析。”听得我很震惊。 还有一次,老师问:“在科学方面,各位觉得自己的水平跟牛顿比如何?” 下面是心虚的沉默。 老师接着说“...
评分我们对康德的个人生活印象,似乎总围绕着几件事:一件是康德出门散步极为守时,风雨不误,以致于有人拿来对表,另一件便是康德一生独身,足迹未出家乡,生活单调,乏善可陈。这种印象给我们勾勒的康德似乎一辈子除了哲学之外,便没有别的了。而看了这本多次翻译的版本,更让人...
评分我们对康德的个人生活印象,似乎总围绕着几件事:一件是康德出门散步极为守时,风雨不误,以致于有人拿来对表,另一件便是康德一生独身,足迹未出家乡,生活单调,乏善可陈。这种印象给我们勾勒的康德似乎一辈子除了哲学之外,便没有别的了。而看了这本多次翻译的版本,更让人...
评分我们对康德的个人生活印象,似乎总围绕着几件事:一件是康德出门散步极为守时,风雨不误,以致于有人拿来对表,另一件便是康德一生独身,足迹未出家乡,生活单调,乏善可陈。这种印象给我们勾勒的康德似乎一辈子除了哲学之外,便没有别的了。而看了这本多次翻译的版本,更让人...
评分我们对康德的个人生活印象,似乎总围绕着几件事:一件是康德出门散步极为守时,风雨不误,以致于有人拿来对表,另一件便是康德一生独身,足迹未出家乡,生活单调,乏善可陈。这种印象给我们勾勒的康德似乎一辈子除了哲学之外,便没有别的了。而看了这本多次翻译的版本,更让人...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