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库切(J.M.Coetzee 1940-),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荷兰裔移民后代。成长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形并盛行的年代。1960年他离开南非赴伦敦,从事电脑软件设计。1965年到美国攻读文学博士,毕业后在纽约州立大学做教授。1971年回到南非,在开普敦大学英文系任教。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现系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成员,并在该校执教。小说《等待野蛮人》(1980)一出版,即摘取费柏纪念奖、布莱克纪念奖,为库切赢得了国际声誉。《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83)出版当年就赢得英语文学界最高荣誉——英国布克奖。《耻》1999年再度获布克奖,使库切成为唯一的一位两次获该奖项的作家。1994年出版的《彼得堡的大师》获得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男孩(1997)和《青春》(2002)是自传体小说,披露他生活中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幽暗之地》(1974)、《内陆深处》(1977)、《福》(1986)、《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2003)、《慢人》(2005)等。库切的每一部作品风格完全不同,意义多元。他是英语文学中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除了以上提到的奖项,还获得过法国费米那奖、普利策奖、2000年英联邦作家奖等。2003年库切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小玩意 | Foe、Friday、Crusoe(福、礼拜五、鲁滨孙) Robinson Crusoe、Vendredi ou les Limbes du Pacifique、Foe应该一起看,会很有趣的。 Daniel Defoe《鲁滨孙飘流记》<Robinson Crusoe> Crusoe拼死也要努力上进回家,努力改造自然,努力铭记时间,努力开化Friday,...
评分一个符合现代审美的偷生者 在库切那儿,不存在刻意地虚构,一切只是按照他的方式和理解去“还原”。在《福》中,主人公作为叙事者是一名女性(要知道,女性在《鲁滨逊漂流记》这部18世纪英国标榜成功男人的小说中所没有的),库切在书中用主人公“苏珊•巴顿”的话解释了...
评分 评分1 我,丹尼尔.迪福。我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人。一个专听别人的忏悔却守口如瓶的牧师。由于我身上的这一品性,很多有故事的人,甚至会穿越整个英伦半岛来到我面前,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在我面前卸下了那些压着他们晚上睡不着觉的包袱,带着心满意足的表情离开了。他们并不关...
前面对鲁滨逊生活的描述挺有颠覆感的,一个积极向上勤劳勇敢的模范的形象就这么崩塌了。Susan和Foe有关语言、权力、事实、小说写作等的对话真的很难懂。
评分foe是对defoe鲁滨逊漂流记的解构…真实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小说与事件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后半部分对小说的创作进行了探索…此外 离开岛就死去的cruso 全程缄默的friday 和絮絮叨叨的女主,疑神疑鬼的Mr.Foe 全书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生动…
评分早期库切的过渡之作,可以清晰地看见Michael K在星期五身后如同他的影子,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远远地跟着Susan。最后一章写Foe和Susan的几次交谈,两个互为悖反的人物在词语的空间里决斗,类似的场景在Master of Petersburg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主题方面,一个是关于书写的思考,后来库切自己大约也觉得太说教,干脆创造出Elizabeth Costello。另一个是殖民的原罪和暴力,这里面符号化的暴力在Disgrace里终于变成赤裸的,直接的,不再给读者留有余地。库切作品中最核心的元素这本书里都有,只是组合略微生硬,读来如同窥见雕塑家打磨未全完成的作品,特别有意思。
评分云里雾里没看很懂!似乎是通过书中人物对语言的构建地位折射现实中的话语权地位。星期五被割去的舌头,也许在黑暗和沉默中埋没了一生的声音和内心,大概终于要在星期五学习写字之时揭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摸索着寻找发声途径,表达声音和诉求,是很让人激动的事。来吧,说出你的所思所想,描绘你一直以来的人生面貌,向那些蒙住眼睛捂住耳朵的人发出不可阻拦的呼喊,向割去舌头之人回以饱含深意的凝视。Gaze back. Make yourself heard. Assert your agency.拿回被剥夺的权利。
评分For the business of the world to prosper, Providence must sometimes wake and sometimes sleep, as lower creatures do...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