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pirit of Prague

The Spirit of Pragu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伊凡·克里玛(Ivan Klíma),1931年出生于布拉格。克里玛的父母并没有宗教信仰,却因其祖辈的犹太血统,全家人于1941年被送入泰里茨集中营。克里玛在集中营度过三年多时光,也初次尝试写作。1945年苏军解放集中营,克里玛及其家人均幸存。1956年,克里玛毕业于布拉格大学文学语言系,进入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同时创作小说和剧本。1968年苏军进入捷克,克里玛应邀至密西根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他决定返回到捷克,随即失去了工作。他的作品在捷克被禁止出版长达二十年,只能以“萨米兹达特”的形式流传。他为谋生而从事救护员、清洁员等工作,同时更积极写作。他的作品在其他国家受到欢迎,被翻译成近三十种语言。

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使他的作品在其国内再次获得出版机会。克里玛与赫拉巴尔、米兰·昆德拉齐名,且因其“始终在场”,被捷克读者视为20世纪90年代捷克文学的代表。

克里玛著有二十多部小说、戏剧、评论集。主要作品有《我快乐的早晨》《我的初恋》《爱情与垃圾》《被审判的法官》《我的前途光明的职业》《等待黑暗,等待光明》,以及《布拉格精神》等。

译者简介

崔卫平,江苏盐城人,人文学者、评论和随笔写作者。写作领域有:电影批评和文学批评、社会批评与政治批评,并从事当代东欧思想的译介。出版的著作有:《带伤的黎明》(1998)、《不死的海子——海子评论集》(1999)、《我见过美丽的景象》《看不见的声音》(2000)、《积极生活》(2003)、《正义之前》(2005)、《我们时代的叙事》(2008)、《思想与乡愁》(2010)、《迷人的谎言》(2012)等。

出版者:Granta Books
作者:Ivan Klima
出品人:
页数:192
译者:
出版时间:1998-9-10
价格:GBP 6.99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18620710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 
  • Czechoslovakia 
  • 开卷八分钟 
  • 历史 
  • IvanKlíma 
  • 歷史 
  • 文学研究 
  • 文化理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This is a collection of essays, charting five critical decades in the history of Czechoslovakia. Ivan Klima was a witness to the horrors of Nazi occupation, to the Stalinist regimes of the 1950s, the hopes of the Prague Spring in 1968, the resistance of Charter 77 and the triumph of the Velvet Revolution in 1989. Now, as his country faces further division in the 1990s, Klima invokes the spirit of Prague and the people that have shaped and sustained him throughout his writing career.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的文字很深奥,尤其读到中间,读读又放下,还好坚持下来了,只是有些不求甚解,有些引起了共鸣和思考,打算再读一读,为了作者思考的深度。 集中营的一段是莫不过去的,对作者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说到集中营的故事,他只想以轻松的态度谈些积极的东西,在里面的学习,事后...  

评分

刚开始读这本书,是我特别崇拜的一个“小学者”向我强烈推荐的第一本书。刚读到一个如此不同寻常的童年,伊凡在集中营的压抑和不同集中营之间的辗转,让我觉得和自己现在的处境和生活差不多,或者说,大部分人其实都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中营中。人们从一个集中营走到另一个...  

评分

《布拉格精神》是伊凡·克里玛的杂感短文集合,购买《天鹅绒监狱》、《被禁锢的头脑》时,我顺便将此书加入了购物单,之所以三本书一起购买,是因为我想了解东欧的极权主义制度剖析。 相比《天鹅绒监狱》、《被禁锢的头脑》,此书更为零散。《天鹅绒监狱》的主题很明确,深入...  

评分

在描述布拉格这座城市的精神时,伊凡·克里玛用的词是“悖谬”,布拉格最近三百年历史,是不断被侵犯被占领被解放再被占领的循环,“对布拉格的精神和面貌最具影响力的不是自由,而是不自由,是生活的奴役,是许多耻辱的失败和野蛮的军事占领”,直到1989年“天鹅绒革命”,这...  

评分

难以描述读后感,应该再读一遍。可能那段历史和中国有些相似,也可能有段时间视这个国家为统一战线,作者的一段话才显得震撼:"…通常并不是善与恶的力量在互相战斗,而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恶的力量,它们在比赛谁能控制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经历过纳粹到苏联解体的捷克作家都有高度重合的心路历程,他们对自由,权利,民族,强权乃至布拉格这座城市的理解都是很类似的。他们永远站在强权的对立面,尤其看重自由,歌颂人的价值(诚实,自由,独立)。这篇文集处处体现文人情怀,多得有些矫情了。

评分

经历过纳粹到苏联解体的捷克作家都有高度重合的心路历程,他们对自由,权利,民族,强权乃至布拉格这座城市的理解都是很类似的。他们永远站在强权的对立面,尤其看重自由,歌颂人的价值(诚实,自由,独立)。这篇文集处处体现文人情怀,多得有些矫情了。

评分

经历过纳粹到苏联解体的捷克作家都有高度重合的心路历程,他们对自由,权利,民族,强权乃至布拉格这座城市的理解都是很类似的。他们永远站在强权的对立面,尤其看重自由,歌颂人的价值(诚实,自由,独立)。这篇文集处处体现文人情怀,多得有些矫情了。

评分

经历过纳粹到苏联解体的捷克作家都有高度重合的心路历程,他们对自由,权利,民族,强权乃至布拉格这座城市的理解都是很类似的。他们永远站在强权的对立面,尤其看重自由,歌颂人的价值(诚实,自由,独立)。这篇文集处处体现文人情怀,多得有些矫情了。

评分

经历过纳粹到苏联解体的捷克作家都有高度重合的心路历程,他们对自由,权利,民族,强权乃至布拉格这座城市的理解都是很类似的。他们永远站在强权的对立面,尤其看重自由,歌颂人的价值(诚实,自由,独立)。这篇文集处处体现文人情怀,多得有些矫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