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詩人的信

給青年詩人的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聯經
作者:里爾克
出品人:
页数:115
译者:
出版时间:2004-9
价格:NT$ 180
装帧:
isbn号码:978957082757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里尔克
  • 思想
  • 奥地利
  • 随笔
  • 诗歌
  • 艺术
  • 外国文学
  • 诗歌
  • 青年
  • 信件
  • 文学
  • 成长
  • 思想
  • 情感
  • 哲思
  • 自由
  • 陪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里爾克除了在國際詩壇負盛名外,其一生的書信內容廣博、洋洋灑灑,不但創作量驚人、足以震攝國際,其豐富的哲思與情感,也透露出這位大師力求成熟、努力琢磨的過程。他不但寫信給妻子、寫給忘年之交,多到幾乎一日上百封,更願意與一位有心於詩藝創作的青年學子寫了長達六年的信。這十封信正是他回覆一位素昧平生的年輕詩人卡普斯的信,雖然當時的里爾克也很年輕(二十八歲),但他的沉穩與歷練、自信與成就已足以為文壇榜樣,其不顧一切傾囊相授的熱誠亦由此可見。本書所選集的十封信,不但是他對這位年輕詩人提出的建言,更是他對詩創作者步上詩壇最真切的警語。行文間不僅流露出詩人的堅毅,也反映出藝術創作者面對孤獨與自我修為的執著與不悔,對於現今的年輕藝術家是一帖醍醐灌頂的良方。

作者简介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

為德語區著名詩人,生於布拉格,居住於德國慕尼黑、柏林。結識羅丹、紀?以及藝文界人士,並曾與女雕刻家Clara Westhoff有過短暫的婚姻關係。他遊歷歐洲各國,曾旅居義大利、斯堪地那維亞以及法國等。不論是他決定無業過活,或是為了純粹作為一名詩人而存在,為了創作,他寧奉獻自己的生命於藝術,並追尋一種不朽,即他所創作、尚無人可以比擬的語言與藝術的世界。他的著作包括小說、戲劇、詩集等相當豐富,另也有許多譯作。除了詩集《時間之書》、《杜英諾悲歌》、《給奧費斯的十四行詩》、《新詩集》、《生命與歌》、《形象之書》、《鎮魂歌》、《旗手克利士多弗?里爾克的愛與死之歌》、《馬利亞生涯》以及法文詩集《窗》、《薔薇》等,亦有小說《上帝的故事及其他》、《最後的人們》、《馬爾特手記》等多部著作;此外還有譯作如《瓦萊里詩抄》以及評論集《羅丹論》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于沉默中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这已经不是一本什么新书了,当我拿起它时,它早已被无数诗人或准诗人或热爱诗歌的 人们拜读过。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十封信,我却用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来读它,正如冯至 在这本书的译序里所说:"他...  

评分

里尔克的这本小册子,是他和年轻人卡卜斯通信的结集,探讨的内容有关文学,更有关人生。事实上,一个古典一点的说法,“文学既人学”,不论一个人是否写作,仅仅看他推崇怎样的文字,其实便很容易了解他希冀怎样的生活。 当然,写信向一位同时代的诗人求助,青年诗人的苦恼...  

评分

过去在学校写诗的时候,说你没有读过里尔克,都会不好意思,没读过里尔克还算是青年诗人吗?我那时写过一首诗,里面就有一句:“我仍没读过《断章》和里尔克。”其实并非没有读过,里尔克有几首很好的诗,比如人人都知道的《秋日》: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  

评分

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在三十歲左右的時候,跟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詩人卡卜斯通信,這些一百年前的書信,談及有志成為作家的年輕人,如何透過深沉的自省,以及思考自身與世界的關係,堅立在作家孤獨的路途上。我多麼折服於里爾克的深沉和善意,對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發出這些源自內心...  

评分

1931年的冯至在读了里尔克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出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二十岁的时候就读到了,那该多好呀。

评分

又耐心又温柔,诗是依旧读不懂。

评分

其实大二时就想看这本书,薄薄的一本,从图书馆借回来没有翻动就又还回去了。最近几天心情起伏很大,昨晚去书店逛的时候偶遇了它,翻开文字竟感受到了平静。冯至写的序也很喜欢,就像看透了我的心一样。“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一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富有意义。” 很庆幸大二时的我没有翻开这本书,那时应该也不会领悟到什么。再次遇到这本书,一切就像是命运安排好的。

评分

3h. 很薄的一本小册子,收录了诗人写给一个陌生青年人的十封信,十次亲切的对话,满载着一个天才对于诗和艺术,对于两性的爱,对于人生和职业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些都是我们这群青年人最疑惑和不解的种种。他告诉我们,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的事情,我们呼应又不相干,总是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去体验生命的意义,即逃避和欺瞒,正是这逃避和欺瞒构成了当下社会的习俗,关闭了鲜活的生命。这几封信都自然流露出诗人超脱的态度和理解,正如他所说的“给后来者以指引与慰藉”。每一封信都简洁明了却饱含着对于年轻人疼爱和慈父般的温情,他精通于孤独,却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光与热,他有如一个物置身于万物之中,无限地单独,一切与人的结合都退至共同的深处,那里浸润着一切生长者的根。

评分

如果二十岁的时候就读到了,那该多好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