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逝世于美国。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主要著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大历史不会萎缩》等。
本书是作者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历史小说,1997年在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初版署名李尉昂。
本书是作者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历史小说,初版署名李尉昂。小说描写北宋徽宗年间,一名参与绘制《清明上河图》的画官的故事,通过这个人物勾连出《清明上河图》的复杂绘制过程。而徽宗时代的人物如蔡京、童贯,史实如运送花石纲、党争遗风、靖康之难等,则纷纷取得相对位置,次第落座。
历史小说家的叙事发明,便是在这些历史事件与时间错落的相对位置间,展开布局。在其中,我们也可窥见作者的“大历史”的小说观。
手里的这本《汴京残梦》与之前买的《明代的漕运》是一个系列,书封、字体都很讲究,只是不知道这本讲《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小说为何覆上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后来将封面折页展开,才发现背景有《清明上河图》(设计很皮)。读完这本小说,我的心绪一直滞留在汴京残梦里,...
评分 评分“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夜深人静之时,手中翻着黄仁宇的这本《汴京残梦》,脑子里却浮现出白居易的诗来。黄作为一个小说家的知名度大概远不如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作为《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那般响亮,但是这本小说却改变了我脑...
评分不妙!杀伤面过大。你忙!我先缩进狗洞避个风头先。 且听我慢慢道来。(莫非又要夫子一番?唉!) 黄老先生这一本,我是两年前与《黄河青山》一起买来。 囫囵吞枣一齐吃下,就扔到了床头柜上。黎明时分,我却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为嘛儿?胸中千头万绪,却无法形成文字语...
评分汴京残梦是黄仁宇先生写的历史小说。早就闻名,最近才有幸得以通读全书。读完想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可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又看了很多书评,还是有点茫然。 我早年喜欢看tvb,汴京残梦一书或许就有点如tvb的经典剧一样。港剧节奏明快,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有...
骨感文字与深刻感受相结合的作品,通过清明上河图的绘制及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勾勒了一位普通士子的人生。这小说和《万历十五年》一样有着一种不疾不徐的态度和语气,黄仁宇的写作让我觉得,历史不但可以喻世,还能够明心。
评分有别于作者其他的历史著作,身为历史学者而尝试写历史小说,其阅读感受明显有些生硬,但不影响阅读乐趣,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正如作者自己所讲:小说者fiction也。fiction者寓言也。兼顾历史和小说展开,无需太过考虑是否站得住脚。
评分前面一度觉得有点太平了,时不时还要被雷一下。。最后一段让人动容。
评分文学青年之患,在于总是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成文学天赋;通俗历史读物作家之患,则在于常将自己所知的历史掌故当成写历史小说的唯一资本。个人以为此书比起《金瓯缺》就不知差了几个级数(其实《金瓯缺》也就第一卷还不错)。
评分作为小说不算很成功,倒是有点“失败的数目字管理”通俗演义的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