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青木正儿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戴燕
出版时间:2005-05
价格:2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443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青木正儿
  • 文化
  • 中国文化
  • 汉学
  • 日本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国
  • 中国文化
  • 乡愁
  • 传统习俗
  • 家庭记忆
  • 民族情感
  • 历史传承
  • 精神归属
  • 民间艺术
  • 地域文化
  • 文化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集中了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等日本一流汉学家有关中国文化思考的学术随笔,思想深刻,笔触细腻。书中既有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到表述,也有对现代文化的深沉思考。其中有关与鲁迅、周作人等中国作家交往的篇章,尤其有价值。

编写本书的原则:一是为了体现近代以来日本汉学的上述重大变化,入选的作者,基本上都生活在明治、大正、昭和时期。二是尽量选择论题不俗、篇幅适中、文字清畅的较有可读性的札记随笔,这既是为了照顾读者的兴趣。三是选文力求避开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以免去必要的却也可能是复杂的背景解释等等。

作者简介

青木正儿(1887-1964),1911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的中国文学科,他的父亲,据就是一位颇有汉学修养和中国趣味的医生。他的兴趣最早在元代戏曲上,也是最早把胡适、鲁迅代表的中国新文学运动介绍给日本汉学界的人。早年主要研究中国的文学艺术,写有《支那近世戏曲史》、《清代文学评论史》等,涉及诗文戏曲、绘画音乐、宗教民俗等众多领域,晚年则集中在名物学上,往往结合实物训释文献所见事物的名称,也涉及居住饮食、舆服工艺等诸多内容,著有《中华名物考》一书。他1922年至1924年考察过中国,写有《江南春》的游记。

目录信息

青木正儿

《考�余事》译序
夜里香
用匙吃饭考
中华文人的生活
白乐天的早酒诗
茴香
八角茴香

石田干之助

当垆的胡姬
骊山温泉
长安盛夏小景

宫崎市定

科举和关节

家常饭好吃
中国的近现代绘画

仓石武四郎

燕京大学的落成仪式
王照和劳乃宣
钱玄同和黎锦熙

吉川幸次郎

帕斯卡尔的芦苇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史传的文学
来薰阁琴书店
东洋的合理主义
埃兹拉・庞德
中国文学与杜甫
无神的文明和有神的文明
杜迹行
文明的三极

汤川秀树

蓟与马
庄子
知鱼乐

小川环树

中国的春与秋
中国的点心与茶
初恋
书店和笔耕
叫卖之声
唐诗散步
唐诗的一个侧面
早先的中国话
苏东坡
留学的追忆――鲁迅的印象及其他
兄长的回忆
汤川秀树的随想

附录

原文出处一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个人最喜欢青木正儿的几篇小文,比起其他人,青木的文笔更中国,细枝末节的考证也是文人随笔的特色,很清新。其他人的很多篇章也好,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别的,读起来感觉很熟悉,大概有点五四时期某些大家的白话文的味道,尤其用词很简洁文雅,叙述也都平实轻松,在现在的...

评分

笔者最近对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先生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了解到青木先生的全集尚未翻译到中国,只好找来近年出版的两本日本汉学译作,以求管中窥豹。 一本是青木正儿著,范建明译《中华名物考(外一种)》,中华书局,2005年8月北京第1版。另一本是青木正儿、吉川幸次...  

评分

笔者最近对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先生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了解到青木先生的全集尚未翻译到中国,只好找来近年出版的两本日本汉学译作,以求管中窥豹。 一本是青木正儿著,范建明译《中华名物考(外一种)》,中华书局,2005年8月北京第1版。另一本是青木正儿、吉川幸次...  

评分

笔者最近对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先生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了解到青木先生的全集尚未翻译到中国,只好找来近年出版的两本日本汉学译作,以求管中窥豹。 一本是青木正儿著,范建明译《中华名物考(外一种)》,中华书局,2005年8月北京第1版。另一本是青木正儿、吉川幸次...  

评分

个人最喜欢青木正儿的几篇小文,比起其他人,青木的文笔更中国,细枝末节的考证也是文人随笔的特色,很清新。其他人的很多篇章也好,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别的,读起来感觉很熟悉,大概有点五四时期某些大家的白话文的味道,尤其用词很简洁文雅,叙述也都平实轻松,在现在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日本人的文章, 无论陌生亲近, 却总是十分可读. 大概因为我向来觉得日人的散文要比国人的自然. 此书选译水准都不错的. 但对东洋文化的乡愁, 与对西洋文化的向往, 在我看来像是同一种情愫. (2008年夏购于北大博雅堂. 2010年冬春读毕.)

评分

关于柳树的两种象征

评分

趣味盎然,情真意切。PS:錯別字多,真受不了,難道沒校對么

评分

可见日本学者的风貌。善写随笔的学者多是有情怀的学者。

评分

看来日本学者对趣味性的讲究并不亚于他们的作家,细节上下的功夫也够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