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美] 埃里希·弗罗姆
出品人:
页数:213
译者:刘林海
出版时间:2002-8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058300
丛书系列:精神分析经典译丛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精神分析
  • 弗罗姆
  • 弗洛姆
  • 哲学
  • 社会学
  • 自由
  • 逃避自由
  • 哲学
  • 心理学
  • 存在主义
  • 自由
  • 权威
  • 社会
  • 个人
  • 逃避
  • Fromm
  • 20世纪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发现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内在的心理因素。他将这种存在的心理因素归结为儿童期被压抑的性意识,并由此创立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认为神经症的发作就是性意识的长期压抑最后总爆发的结果。弗洛伊德将他的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最富创见的心理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全面推广到哲学、社会、宗教、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埃里希·弗罗姆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及有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这本《逃避自由》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目前的政治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最伟大的成就——个性及人格的独一无二性的潜在威胁,使他决定中断大范围的研究,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对现代文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

作者简介

弗罗姆,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哲学家。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33年移居美国。主要著作有《逃出自由》、《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用这本书 来解读 昆德拉的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评分

虽然反感历史心理分析,这本还是有点意思的。逃避自由是为了摆脱孤独的痛苦,个人的渺小和无能为力。宗教狂热,排他性非理性的爱,施虐受虐情结,极权和对极权的服从都是对自由的逃避。往昔不可追,人类只能向个体化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审美和创造的人生才是归宿

评分

弗洛二爷的这本荐读书似乎一仍其旧地与爱的艺术一样标题党到底,不过干货真是不少,弗洛大爷可以将其解释为弗洛姆把保留大便的潜意识欲望升华了。赵登超、陈昊翔、金永兵……介绍给我的人都是些好货色。弗洛姆扎根历史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比较一路杀来,援引了希特勒纳粹主义直到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剖析了下层中产阶级乃至泛化的全人类肛门型性格。以强大的辩证法调动马克思、弗洛伊德来统一个人与社会,更在无形中通达了存在主义在上世纪力图恢复完整而具体的人的哲学气魄。弗洛姆多少透露出一点鄙视哲学的心理学本位想法,欲以爱和劳动来调起他自己的希望哲学。在解析社会心理学的时候也自然地把家庭、婚姻、教育等一系列心理学问题捋得透彻胜过过于理性的阿德勒。当然,最伟大见解莫过于对人性逃避自由的画龙点睛,孤独与自由,能说清?

评分

现代人表面上是乐观进取的,然而实际上却被一种深深的无能为力感击垮,呆呆地注视灾难一步步逼近,好像全身瘫痪了。

评分

資本主義把人從傳統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促進了自我的成長,但同時使人更孤獨、更孤立,和深感自己無能為力。在資本主義經濟活動中,成功、獲得物質利益成了目的本身,在中世紀,生活本身才是目的,經濟活動只是一種手段。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把人變成了超人的經濟目的的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