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人类学

实用人类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伊曼努尔·康德
出品人:
页数:305
译者:邓晓芒
出版时间:2005-05
价格:2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54233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
图书标签:
  • 康德
  • 人类学
  • 哲学
  • 德国
  • 实用人类学
  • 文化研究
  • 社会学
  • 經典
  • 人类学
  • 实用
  • 文化
  • 社会
  • 研究
  • 方法
  • 田野
  • 调查
  • 民族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实用人类学》即为冬季学期讲授人类学的讲义。所谓“实用”人类学,指的是对人类记忆之类的能力以及相关基础因素做深入研究所得来的并需要加以运用的人的知识。由此前提,故《实用人类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类学教学法,论述了人的认识、情感与欲望能力;第二部分为人类学的特性,对人类在个体、性别、民族、种族、种类方面的特性作了简要探讨。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译本再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类学教授法
论认识人的内心和外表的方式
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自我意识
个人主义
观念的任意性意识
自我观察
我们所具有而未意识到的观念
被意识到的观念的清晰或不清晰
与知性相反的感性
感性的辩护
就一般认识能力而言的可行性
带有感性假象的人为的活动
可以允许的道德假象
五种感官
内感官
官感程度增减的原因
感官机能的受阻、削弱和丧失
想象力
各种不同类型的感性创造力
通过想象力回忆过去和预见将来的能力
健康状态下的不随意虚构,即做梦
标记能力()
建立于知性之上的认识能力划分
对三种高级认识能力之间的人类学的比较
灵魂在认识能力上的衰弱和疾病
在认识能力中的各种禀赋
比较的机智和玄想的机智之间的特殊差别
第二卷 论愉快或不愉快的感情
划分
感性的愉快
关于鉴赏的人类学注解
论奢侈
第三卷 论欲望能力
与情欲相对置而论激情
专论激情
论情欲
最高的自然的善
最高的道德一自然的善
第二部分
人类学的特性
论从外部来认识人的内心的方式
A. 论个人的特性
I. 天性
II. 气质
III. 作为思想方式的个性
B. 论性别的特性
C. 论民族的特性
D. 论种族的特性
E. 论种类的特笥
描述人类特性的基本要点
索引
一、 词目索引
二、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星给译者。这位著名的康德译者在再版序中说这本书是80年代练习德语时翻译的,那再版时本应详加校译,可惜译者似乎并没有这样做。最近看德文原文时想到把这本汉译翻出来对照着看,没想到发现几乎每一页都有不少的错误。例如:术语混译(例ss4 Vorstellingskraft与Einbildungsk...

评分

一星给译者。这位著名的康德译者在再版序中说这本书是80年代练习德语时翻译的,那再版时本应详加校译,可惜译者似乎并没有这样做。最近看德文原文时想到把这本汉译翻出来对照着看,没想到发现几乎每一页都有不少的错误。例如:术语混译(例ss4 Vorstellingskraft与Einbildungsk...

评分

一星给译者。这位著名的康德译者在再版序中说这本书是80年代练习德语时翻译的,那再版时本应详加校译,可惜译者似乎并没有这样做。最近看德文原文时想到把这本汉译翻出来对照着看,没想到发现几乎每一页都有不少的错误。例如:术语混译(例ss4 Vorstellingskraft与Einbildungsk...

评分

一星给译者。这位著名的康德译者在再版序中说这本书是80年代练习德语时翻译的,那再版时本应详加校译,可惜译者似乎并没有这样做。最近看德文原文时想到把这本汉译翻出来对照着看,没想到发现几乎每一页都有不少的错误。例如:术语混译(例ss4 Vorstellingskraft与Einbildungsk...

评分

一星给译者。这位著名的康德译者在再版序中说这本书是80年代练习德语时翻译的,那再版时本应详加校译,可惜译者似乎并没有这样做。最近看德文原文时想到把这本汉译翻出来对照着看,没想到发现几乎每一页都有不少的错误。例如:术语混译(例ss4 Vorstellingskraft与Einbildungsk...

用户评价

评分

重读。

评分

这本小书可能最充分体现了康德哲学中启蒙的张力。很像是运用其批判哲学于经验世界。第一部分区分了内感官和自我意识的不同,为感性辩护竟很像笛卡尔第四沉思。最后宣告了认识能力的三个问题,也说明其哲学的人类学旨归即启蒙。两次婴儿啼哭的举例来说明人天生的自由诉求和罪性!这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最后一节用很短的篇幅讨论了道德教育问题,涉及《宗教》中提出的人性恶、从自然状态向公民状态(拥有自由、法和暴力的共和国)的跃进、天意(神圣教育、集体教育)世界主义的目标。康德的“人”是自由的有理性认识能力须遵守宗教般严格的道德律令但又本性恶的人,他需要经过天意的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成人”最终达致世界公民的境界。论男女性别的那段太好玩儿了,康德老师俨然一副情感专家的模样啊,哈哈

评分

看完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人类学的特性没有读。原因是前者对我有用,后者落后且没用。。

评分

看完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人类学的特性没有读。原因是前者对我有用,后者落后且没用。。

评分

使用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