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历史上德军最著名的三大文件。沙漠之狐作战理念的完美体现。
他们曾横扫欧洲,震动了整个世界,他们都无愧于“名将”的称号;然而他们都是战败者,最终沧为“战犯”;但是,他们的军事思想却为战胜国的军事专家们所重视。他们就是——德国装甲之父“闪电英雄”古德里安、扬威北非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因“曼斯坦因计划”留名战史的“战略天才”曼斯坦因。
读他们的作战回忆录,就如同亲身坐在他们的指挥车中一样,看他们纵横沙场,体验迅猛追击的刺激。
看他们讲述自己与希特勒等纳粹党魁在战略上发生争执,每每与胜利近在咫尺,却又因最高统帅的“亲自指挥”而功败垂成——不知是该为他们扼腕叹息,还是要为整个世界因此逃过一劫而暗自庆幸?
研究敌人,是战胜敌人的前提,希望本书中阐述的一些军事见解,能为爱好和平者磨砺手中的正义之剑!
李德哈特(1895-1970年)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中退役,从事军事研究及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记者、军事专栏评论员。1937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顾问。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富勒等人一起提出了战车、机械化步兵和飞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战略:间接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被奉为“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教皇”。
钮先钟,江西省九江县人,1913年生,南京金陵大学理学士(1935年)。曾任台湾新生报总编辑、军事译粹杂志社发行人、淡江大学欧洲战略研究所教授。一生译著数百余种,是公认的军事史和军事研究方面的大师。
放到中国古代,隆美尔就是孙武,吴起一流的人物。 有过人的精力,亲冒矢石,坚持第一线指挥。 明察军情,礼贤下士,与兵士同甘共苦。 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局部优势,攻敌之不备,大迂回, 大穿插,断敌之后路。 勇猛果决,胆略超人,天才的战术指挥能力,一流的战略观念。 ...
评分北非战场虽然说是第二战场,但却是目的战场,纵观欧洲的非洲殖民史便可看出 北非战争德军前去的起因看似是意军的失败,而我观二战史,感觉起因应在资源,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由来以早,而法、荷等殖民国家沦亡以后,意大利积极的参与到非洲,无非是想从德国手中拿走本该属于德国...
评分抛开政治立场不谈 我很欣赏隆美尔元帅 以前看唐师曾的游记 其中提到过元帅的儿子 貌似还是斯图加特市的市长 @.@
评分正如译者钮先钟先生所言:“ 读他们的作战回忆,就如同亲身作在他们的指挥车钟一样,看他们纵横沙场,体样迅猛追击的刺激。 看他们讲述自己与希特勒等纳粹党魁在战略上的争执,每每与胜利近在咫尺,却又因为最高统率的亲自指挥而功败垂成“。 我崇拜隆美尔,北非战场上...
恨不能早生,投奔他门下做参谋
评分要比古德里安的回忆录更具有历史参考价值,回忆录重在史实与当时的完整心态,古德里安则似乎更倾向于开脱历史责任,其实这是完全没必要的。
评分人们喜欢隆美尔是有原因的。
评分独树一帜的将军, 有汉尼拔之风
评分读完之后竟然比读之前多了更多疑问。在为隆美尔辩解的方面,这本书的倾向性太强,到了让人生疑的地步。倒是由此挖出了更多想看的书和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