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唯樂原則
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
自我與本我
附錄(一)
附錄(二)
書目索引
西格濛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奧地利精神病醫生、精神分析學創始人。1873年進入維也納大學,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5-1886年間就學於J.M.夏爾科,後又赴南锡觀察A.A.利博爾和H.伯恩海姆催眠療法,更深信神經病是可以通過心理治療而奏效的。1892年左右,他發現催眠的效能不能持久,就改用他所特創的精神分析治療法,藉以挖掘忘記瞭觀念或欲望。1897年提齣瞭戀母情結,即仇父戀母的情緒。1930年被授予歌德奬金。1936年壽辰時榮任英國皇傢學會通訊會員。
主要著作有《夢的釋義》、《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此論新編》、《弗洛伊德自傳》等。
关于佛罗伊德有人把他与爱因斯坦,牛顿相提并论,是最具开创性的心理科学家,有人却把他看成闯入科学圣地的“野猪”,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但读完这本书再结合自我的经历和感受,我相信弗洛伊德是前者。 我不是心理学专业,可能也写不出像许多专业人士的书评,其实本想...
評分 評分《自我与本我》个人感觉以及成书年代还有书目索引来说,这本书是作者晚年的集大成总结类作品。 我大概摘出当时通读时的个人兴趣点或者说是理解点,不成逻辑不成章节的往下展开。 长期的压抑演变出满足产生快感(如斯德哥尔摩综合证),被迫将被压抑的东西当做当下的体验来重复...
評分自荣格在1922年《论分析心理学和诗的关系》一文中提出“集体无意识”以来,研究者对弗洛伊德的指摘似乎找到了理论上的支持,进而对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不屑一顾。然而,“集体无意识”并非荣格的原创性观点,而是直接抄袭了弗洛伊德的思想。 弗洛伊德于1921年发表《集体心...
評分上译社这本书是三篇文章掺在一起的,并不是很容易看懂(相比政治学),比较容易理解(相比哲学),第一章是一天前看的,同步听了老柴的《佛罗伦萨的回忆》,一边听了张Living Stereo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边把最后两章看完。翻译不很考究,...
超越唯樂原則、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自我與本我。
评分是從英譯本譯齣的,不是從德語原文翻譯過來的。原書四星,一星扣給翻譯。感覺有幾個地方和英語的意思差距比較大,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的不好。
评分我傢Boss推薦我看的,當時也是跑瞭好多地方纔買到。裏麵的一些話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很不錯的一本。
评分本來就夠抽象的瞭,翻譯簡直幫倒忙,腦子燒炸。弗洛伊德真不像心理學傢,是個哲學傢。
评分晦澀難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