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周(1916~2000),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绍兴,原名郁文,晚年自称梓翁,室名梓室。当代著名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散文家,且工诗词书画。1942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历任圣约翰高级中学、圣约翰大学、苏州美专、之江大学教职,同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园林学会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委员会副主任、美国贝聿铭建筑事务所顾问等。主持设计、建造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上海豫园东部、云南昆明楠园等;主持修复有上海龙华塔影园、杭州西湖郭庄、绍兴东湖景点等。出版著作有:《徐志摩年谱》、《陈从周画集》、《说园》、《园林谈丛》、《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中国名园》、《绍兴石桥》、《梓室余墨》、《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世缘集》、《山湖处处》等二十余种。
陈健行生于1942年。自幼喜爱美术,60年代初自学摄影,题材多以苏州园林、江南水乡风光风情为主,已出版《园林诗情》、《苏州园林品赏录》、《苏州园林》、《拙政园》、《苏州水乡》等画册和《姑苏风情》、《江南名园》、《苏州园林》等摄影艺术挂历,大量作品先后被许多出版社选编出版。不少佳作被选送出国展出或人选国内外影展,享誉海内外。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苏州市园林局顾问。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拥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人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
由蔡达峰、宋凡圣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陈从周全集》(全13卷)精装本发行了,这是《陈从周全集》的首次出版发行。陈从周,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原籍绍兴,生于杭州。之江大学文学学士、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众所周知,陈从周先生是我国古建筑...
评分无意在一个朋友那看了这本书,真是相见恨晚。 词文绝非一般作家可比,精炼清丽,非古文底蕴不深厚者难为;对园林的造诣,实为专家,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叶圣陶先生》以“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评述《说园》。确实如此。 baidu了下,陈从...
评分“水曲因岸、水隔因堤,移花得蝶,卖石绕云,因势利导,自成佳趣。山容水色,善在经营。中、小城市有山水能凭籍着,能做到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城因景异,方是妙构。”这段文字摘自陈从周先生的《说园(四)》,编在《园林清议》一书里。看书名,我原以为是一本科普类的书...
评分第一次听说陈从周的名字还是从我们这里的县志上,陈先生被请到县里看一个清朝的私家园林,其中的假山被陈认定为中国唯一幸存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假山。后来上学才知道陈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大师级人物。 买书时只是想深入了解一下中国古典园林,没有详看,只是冲着陈...
评分我见过的最早的版本,收录在《园林谈丛》中。 对园林的见解很精辟,若拿着此书逛园林,就不会有刘姥姥逛大观园的外行味道了。 陈健行是我所知的苏州园林题材最好的摄影者,从小生长在苏州,对苏州的了解应该很深刻。更具有天时地利,拍到别人看不到的场景,如清晨无人...
“诗有律而诗亡,词有谱而词衰,汉魏古风,北宋小令,其卓越处不能以格律绳之者。至于学究咏诗,经生填词,了无性灵,遑论境界。造园之道,消息相通。”
评分2011.11
评分前几篇讲“说园”很精彩,讲的是园林建造的哲学
评分两本书有些篇章都是完全重复的...看了陈老其他书的目录也是,出版社不一样,所以总有好多重复。如果能有陈老的全集就好了,真是应该有套全集的啊!
评分虽然是散文,还是有帮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