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遺墨

哈佛遺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楊聯陞
出品人:
頁數:479
译者:
出版時間:2004-1
價格:21.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4237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楊聯陞
  • 哈佛遺墨
  • 學人
  • 曆史
  • 詩詞
  • 書信
  • 楊聯陞
  • 哈佛
  • 哈佛大學
  • 曆史
  • 文化
  • 學術
  • 手稿
  • 珍本
  • 文獻
  • 研究
  • 書法
  • 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哈佛遺墨:楊聯陞詩文簡》包括:楊聯陞隨筆、楊聯陞詩稿、楊聯陞聯語、楊聯陞傢書、楊聯陞其人五部分內容。

著者簡介

楊聯陞(1914—1990),著名史學傢。三十年代得清華名師真傳,四十年代負笈哈佛,五十年代成為西方漢學界一流學人,哈佛燕京講座教授。楊先生治學從經濟史入手,兼治文史語言,曾任趙元任助手,與鬍適通信論學二十年,餘英時稱其為“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而他自己則自喻“敢比仰山雜貨鋪”。

圖書目錄

楊聯陞隨筆
楊聯陞自傳
《鬍適手稿》序
《鈍夫年譜》跋
趙元任先生與中國語文教學
賀趙元任先生八十大壽——《漢語否定詞雜談》引言
追憶陳寅恪先生
打像為誓小考
憶錢稻孫先生——兼憶賈德納
梅校長的幽默文字
《重啞絕句百首》序
“啞行者”蔣彝二三事
石湘沒有死——《陳世驤文存》序
颱靜農教授八十壽慶——《友聲集》總序
敬挽蕭公權先生
追懷葉師公超
中國文化中之媒介人物
曆史與語言
與呂叔湘先生筆談《語文常談》
書評經驗談
引言與結語——為香港講座成書而作
五、十新解
斷思
冀朝鼎的《中國曆史中的經濟要區》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
重刊孟心史先生《明代史》序
陸澹安編著:《小說詞語匯釋》
中國圍棋數法變更小考
宋太宗的棋勢與棋詩
楊氏橋經(十三章)
題紫瓜圖
楊聯陞詩稿
入中學第一年,初次寫詩,殘稿(1928年)
哀香港(1941年)
白話詩三首(1942年)
新閨怨
新齣塞
無題
無題(1943年)
步張子綝韻(1944年2月5日)
詠柳(1944年3月17日)
附:鬍適詩(摘自1944年6月29日緻作者信)
贈張子綝(1944年4月15日)
小詩(1944年4月25日)
七絕二首(1944年7月9日)
復鬍先生信,改小詩(1944年9月21日)
懷子綝(1944年10月1日)
西江月·送趙元任先生(1944年11月3日)
七絕(1944年12月21日)
附:鬍適和詩二首
和鬍先生詩二首(1944年12月26日)
傢書雲雲(1944年12月24日)
減字木蘭花·無題(1945年1月28日)
聞羅斯福總統病逝(1945年4月12日)
無題(1945年8月5日)
歸依梁方仲韻,作一首(1946年1月4日)
贈方仲(1946年1月12日)
晨成一絕贈陳夢傢(1946年1月13日)
詩一首(1946年7月10日)
和方仲詩,自倫敦來詩索和(1946年10月27日)
和方仲詩,自紐約歸寓改成(1946年10月)
附:梁方仲詩(時在巴黎國際文教會上)
送任華歸國(1947年1月20日)
保安先成
餘亦成一絕
隆延成一絕未改定,保安又成一絕
用保安韻成詩二首(1947年1月22日)
自度麯(1947年2月8日)
在地下車中成二絕,送保安(1947年4月10日)
寫定昨晚小詩(1948年4月13日)
新詩一首(1948年5月11日)
小詞,用鬍先生詩意(1949年11月25日)
遊瑞士(1950年4月6日)
依韻答仲雅二首(1953年1月13日)
附:仲雅寄詩
贈啞行者蔣彝(1953年1月26日)
附:蔣彝和詩(1953年1月29日)
又一首
寄蔣彝(1953年2月2日)
附:宛君作
蔣答宛嫂
再和啞行者(1953年2月23日)
壽啞行者五十(1953年5月17日)
附:蔣彝答詩
遊白山(1953年7月5日)
和勞榦昨日詩(1953年10月13日)
附:勞榦題楊府紀念冊詩
康橋雜興,和勞貞一(1953年11月2日)
答友人(1954年3月1日)
贈吉川(1954年5月20日)
附:吉川和詩(1954年5月26日)
又贈吉川(1954年5月30日)
打油送吉川(1954年6月2日)
寄吳清源(1954年9月20日)
呈洪先生(1955年2月10日)
菩薩蠻·贊蕭公權畫夢詞(1955年7月1日)
寄張充和三絕句(1955年9月2日)
自題小畫(1956年2月25日)
和於公五十生日數來寶(1957年1月28日)
附:於鏡宇作數來寶
以陽關麯平仄賦詩贈日本學人(1957年7月)
附:吉川和詩
小川環樹和詩
和超鳳兄(1957年12月17日)
蔣啞子信有禪詩,和二首(1958年5月9日)
附:蔣啞子原詩
枕上口占(1959年4月21日)
附:啞行者和詩(1959年4月27日)
陳世驤和詩
口占短句(1959年9月11日)
打油詩說“力使曆史觀”(1959年9月12日)
看TV中趙少昂作畫,和趙少昂詩(1960年10月24日)
寄傢翹(1960年11月17日)
早晨夢醒成小詩(1961年12月10日)
收啞子辛醜除夕詩,謂餘詩迂,而以酸答(1962年2月7日)
附:啞子原詩
和吉川幸次郎教授二十韻(1962年4月20日)
附:吉川幸次郎贈排律詩(1962年4月18日)
東京得句(1962年4月24日)
為日本友人《十便九宜冊》題(1962年5月l6日)
芭蕉庵觀蕪村芭蕉像(1962年6月24日)
晨在友人園中散步得詩(1962年7月27日)
附:吉川和餘在世驤傢詩韻(1962年12月)
和吉川詩歡迎其來美講學(1962年12月19日)
12月27日又和一首
四十九歲初度(1963年7月24日)
附:於鏡宇奉和
贈小川環樹教授二詩(1964年3月28日)
湖濱得詩,示譚超英(1964年4月19日)
附:譚超英和詩
答啞子詩(1964年4月25日)
賀趙元任先生、師母結婚紀念(1964年5月27日)
英倫紀事三首(1964年9月)
和英時詩(1965年8月2日)
附:餘英時詩
贈何炳棣,兼懷寅恪師(1965年8月28日)
賀宛君壽(1966年1月13日)
醫院散步得句二首(1967年4月)
和吉川退休詩(1967年8月15日)
早起成絕句贈張充和(1968年5月1日)
小詩復啞子信(1971年1月29日)
“子弟書”賀趙元任先生、師母金婚(1971年3月31日)
宮崎教授古稀榮慶(1971年6月27日)
附:宮崎酬詩
送英時(1973年5月10日)
附:餘英時和詩(1973年5月12日)
瑞士登山口占二絕(1973年7月)
晨去校路上口占(1973年9月12日)
寄張充和(1974年3月1日)
挽大中夫婦(1975年11月2日)
五古詠萬物(1976年3月17日)
圖相問答(1976年11月24日)
略檢院中枯枝,成一律(1977年3月6日)
和彥威兄(1980年7月11日)
庚申除夕,無題(1981年2月4日)
昨夜夢蔣仲雅來吃東西,成一絕(1981年3月18日)
無題(1981年4月8日)
王伊同寄來《五朝門第》三冊,作謝詩(1981年5月8日)
紀念洪煨蓮先生(1981年5月14日)
聞近東空襲有感(1981年6月9日)
自問(1981年6月17日)
補賀張曉峰八十詩(1981年6月24日)
懷師大附中諸友人(1981年6月)
讀寒柳堂,懷寅恪師(1981年7月5日)
病起逾年,敬謝師友關懷福蔭(1981年7月26日)
悲母詩(1981年8月4日)
代宛君作
追懷韻卿師母(1981年8月)
成詩一首(1981年9月29日)
和充老詩韻(1981年9月30日)
挽元任先生(1982年3月10日)
贈周一良(1982年6月)
贈老友周太初(一良)兄(1982年6月8日)
贈蘿庵嫂
謝颱靜農先生並諸公(1982年7月)
謁孔廟(1982年7月)
和馮芝生先生一絕(1982年7月)
和劉君智詩一首(1982年8月)
為鄒衡作小詩(1983年2月9日)
給忠平詩(1983年11月3日)
贈張政烺(1983年11月14日)
抄小紙條兒(1984年1月17日)
浣溪沙·贈葉嘉瑩教授(1984年8月2日)
和周萬明七律一首(1984年8月7日)
和彥威兄壽詞(1984年9月1日)
觀趙榮琛戲後題(1984年9月30日)
和周策縱(1985年2月16日)
附:周策縱原詩
詩贈全漢昇公(1985年10月2日)
上午成小詩(1985年10月23日)
詩記香港事(1985年11月3日)
夢中無路不能迴傢,甚覺急躁(1985年12月9日)
田意榮休,田藝不休(1986年9月)
哈佛三百五十年紀念(1986年9月5日)
一字詩懷師友(1987年2月)
人文社會學院獻詞(1987年2月27日)
和易安居士醉花陰,懷李方桂先生(1987年9月)
早起成一絕(1987年11月14日)
贈周一良(1987年11月15日)
楊聯陞聯語
撰壽鬍適之先生聯(1945年12月10日)
為王伊同(斯大)題紀念冊(1946年2月2日)
得趙師母自傳,寄一聯(1947年5月25日)
京都偶得(1962年5月27日)
壽蔣彝聯(1973年1月4日)
東亞研究大會晚偈(1976年3月24日)
挽林語堂聯(1976年4月5日)
撰聯自慰(1976年4月29日)
為香港中文大學撰(1976年10月20日)
為李卓敏畫竹並題(1976年10月20日)
挽竹內好先生(1977年4月6日)
挽蕭公權先生聯(1981年11月20日)
挽葉公超先生(1981年)
挽趙元任先生夫婦(1982年4月)
為房兆楹先生寫挽聯(1985年10月19日)
挽李方桂先生(1987年9月)
作聯自嘲(1987年10月15日)
挽梁實鞦(1987年11月5日)
楊聯陞傢書
緻楊忠平(十七封)
附:繆鉞緻楊忠平信(十封)
繆慈明緻楊忠平信(一封)
繆鉞緻楊聯陞夫婦信(一封)
緻楊仲耆(一封)
緻馬君慧(三封)
緻楊道申(二封)
緻繆鉞(三十九封)
楊聯陞其人
我與聯陞教授的詩詞贈答(繆鉞)
楊聯陞為什麼生氣(謝泳)
《楊聯陞為什麼生氣》一文質疑(周一良)
我的外公楊聯陞(蔣力)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葛兆光,原籍福建,生于上海,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博导。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中国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1 要问我今年暑假读什么书,我实在不好意思,因为前段时间赶写两篇演讲稿太累,所以,暑假里没读什么书,只是重读了过去读过的两部日记。暑假的前半段在哈佛,在哈佛...

評分

葛兆光,原籍福建,生于上海,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博导。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中国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1 要问我今年暑假读什么书,我实在不好意思,因为前段时间赶写两篇演讲稿太累,所以,暑假里没读什么书,只是重读了过去读过的两部日记。暑假的前半段在哈佛,在哈佛...

評分

葛兆光,原籍福建,生于上海,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博导。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中国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1 要问我今年暑假读什么书,我实在不好意思,因为前段时间赶写两篇演讲稿太累,所以,暑假里没读什么书,只是重读了过去读过的两部日记。暑假的前半段在哈佛,在哈佛...

評分

葛兆光,原籍福建,生于上海,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博导。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中国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1 要问我今年暑假读什么书,我实在不好意思,因为前段时间赶写两篇演讲稿太累,所以,暑假里没读什么书,只是重读了过去读过的两部日记。暑假的前半段在哈佛,在哈佛...

評分

葛兆光,原籍福建,生于上海,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博导。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中国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1 要问我今年暑假读什么书,我实在不好意思,因为前段时间赶写两篇演讲稿太累,所以,暑假里没读什么书,只是重读了过去读过的两部日记。暑假的前半段在哈佛,在哈佛...

用戶評價

评分

學者傢書最是可讀,蓋一生精神有遺落其間者也。楊聯陞特愛讀詩寫詩,雖不以詩人鳴世,與師長友朋往來接續,亦多在吟誦中(有打油詩,也有清新可觀者),此種修養,今日又難得矣,非人之過,時代之不同也。學者似乎特耗眼睛,文中提及的陳寅恪、錢穆、繆鉞與楊聯陞自己,晚年視力都有傷損以至於有目盲者,讀罷心有戚戚焉。

评分

關於錢稻孫的文章很有價值

评分

楊先生的學問自然沒話說,但詩寫的實在一般,可見到他那一代的學者就算是頂尖的,基本也隻能寫打油詩瞭,這是代的現象,不是人的問題

评分

亂七八糟大雜燴,占瞭很大篇幅的詩詞對聯沒啥寫得好的。頻頻替人答疑寫書評,被迫鑽進各種分散的領域,打斷自己的研究,的確有浪費學術生命的意味。

评分

關於學術方麵的還行,不過給傢人的信之類就沒有必要一起收進來瞭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