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學

藥用植物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作者:詹亞華
出品人:
頁數:376
译者:
出版時間:1998-07
價格:2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71770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藥用植物
  • 植物學
  • 中藥
  • 藥材
  • 植物化學
  • 藥理學
  • 傳統醫學
  • 自然醫學
  • 植物資源
  • 藥用植物圖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 容 提 要

本書為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中醫藥係列教材之一,介紹瞭藥用植物學的定義、任務、

發展簡史、學習方法,植物的細胞,植物的組織,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分類,低等植

物,高等植物,被子植物80個科的主要特徵及藥用植物代錶,植物生態學、植物地理

學基礎知識,藥用植物資源調查,藥用植物標本的采製和保存方法,被子植物門分科檢

索等內容。教材內容符閤本門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的基本要求,體現瞭一定的思想性、先

進性、啓發性、實用性,內容簡潔,重點突齣,便於自學,可供中藥、藥學專業本、專

科及成人教育用,亦可供其他藥用植物學愛好者參考使用。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緒 論
一藥用植物學的定義和任務
二藥用植物學的發展
三藥用植物學和相關學科的關係
四藥用植物學的學習方法
上篇 藥用植物的細胞、組織和器官
第一章 植物的細胞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形態和結構
一 植物細胞的形態
二 植物細胞的結構
(一)細胞壁
(二)原生質體
(三)後含物
第二節 植物細胞的分裂
一 有絲分裂
二無絲分裂
三 減數分裂
第二章 植物的組織
第一節 植物組織的種類和特點
一 分生組織
二 基本組織
三 保護組織
四 機械組織
五 輸導組織
六 分泌組織
第二節 維管束及其類型
一 維管束的組成和功能
二 維管束的類型
第三節 植物組織培養的意義及在生産中的應用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第一節 根
一 根、根係的形態和類型
(一)根的形態和類型
(二)根係及其類型
二 根的變態
三 根的內部構造
(一)根尖及其發展
(二)根的初生構造
(三)根的次生構造
(四)根的異常構造
第二節 莖
一 莖的形態和類型
二 莖的變態
(一)地上莖變態
(二)地下莖變態
三 莖的內部構造
(一)莖尖及其發展
(二)雙子葉植物莖的初生構造
(三)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構造
(四)雙子葉植物莖的異常構造
(五)雙子葉植物根莖的正常和異常構造
(六)單子葉植物莖和根莖的構造特徵
第三節 葉
一 葉的組成
二 葉片的形態和質地
三 葉片的分裂、單葉和復葉
(一)葉片的分裂
(二)單葉和復葉
四 葉序
五 異形葉性和葉的變態
(一)異形葉性
(二)葉的變態
六 葉的內部構造
(一)雙子葉植物葉片的構造
(二)單子葉植物葉片的構造
第四節 花
一 花的組成及形態構造
(一)花梗
(二)花托
(三)花被
(四)雄蕊群
(五)雌蕊群
二 花的類型
三 花程式和花圖式
四 花序
(一)無限花序
(二)有限花序
(三)混閤花序
五 花的傳粉與受精
第五節 果實
一 果實的形成
二 果實的類型
(一)單果
(二)聚閤果
(三)聚花果
三 果實的內部構造
第六節 種子
一 種子的形態特徵
二 種子的類型
三 種子的內部構造
下篇 藥用植物的分類
第四章 植物分類概述
第一節 植物分類學的定義及任務
第二節 植物分類學的發展概況
第三節 植物分類的基本單位
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
第五節 植物界的分門
第六節 植物分類檢索錶的編製及使用
第五章 低等植物
第一節 藻類植物
一 概述
二 藥用藻類植物
(一)藍藻門
(二)綠藻門
(三)紅藻門
(四)褐藻門
第二節 菌類植物
一 概述
二 細菌
三 放綫菌
四 真菌門
(一)子囊菌亞門
(二)擔子菌亞門
(三)半知菌亞門
第三節 地衣植物
第六章 高等植物
第一節 苔蘚植物門
一 概述
二 苔蘚植物的特徵
三 苔蘚植物的分類
(一)苔綱
(二)蘚綱
第二節 蕨類植物門
一 概述
二 蕨類植物的特徵
三 蕨類植物的分類
四 藥用蕨類植物代錶
石鬆 捲柏 木賊 紫萁 海金沙 金毛狗脊 鳳尾蕨 粗莖鱗毛蕨
石韋 槲蕨
第三節 種子植物
一 裸子植物門
(一)概述
(二)裸子植物的特徵
(三)裸子植物的分類
(四)藥用裸子植物代錶
蘇鐵 銀杏 馬尾鬆 側柏 三尖杉 紅豆杉 草麻黃 小葉買麻藤
二 被子植物門
(一)概述
(二)被子植物的特徵
(三)被子植物的主要分類係統
(四)被子植物的分類
A.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A)離瓣花亞綱Choripetalae
1.三白草科Saururaceae
2.鬍椒科Piperaceae
3.金粟蘭科Chloranthaceae
4.楊柳科Salicaceae
5.鬍桃科Juglandaceae
6.桑科Mora ceae
7.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
8.蓼科Polygonaceae
9.莧科Amaranthaceae
10.商陸科Phytolaccaceae
11.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12.睡蓮科Nymphaeaceae
13.毛莨科Ranunculaceae
14.小檗科Berberidaceae
15.防已科Menispermaceae
16.木蘭科Magno liaceae
17.樟科Lauraceae
18.罌粟科Papaveraceae
19.十字花科Cruciferae
20.景天科Crassulaceae
21.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22.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
23.杜仲科Eucommiaceae
24.薔薇科Rosaceae
25.豆科Legu minosae
26.�牛兒苗科Geraniaceae
27.蕓香科Rutaceae
28.苦木科Simarubaceae
29.楝科Meliaceae
30.遠誌科Polygalaceae
31.大戟科Euphorbiaceae
32.漆樹科Anacardiaceae
33.鼕青科Aquifoliaceae
34.衛矛科Celastraceae
35.無患子科SaPindaceae
36.鼠李科Rhamnaceae
37.葡萄科Vitaceae
38.錦葵科Malvaceae
39.山茶科Theaceae
40.藤黃科Guttiferae
41.堇菜科Violaceae
42.瑞香科Thymelaeaceae
43.紫樹科Nyssaceae
44.桃金娘科Myrtaceae
45.五加科Araliaceae
46.傘形科Umbelliferae
47.山茱萸科Cornaceae
(B)閤瓣花亞綱Sympetalae
48.杜鵑花科Ericaceae
49.紫金牛科Myrsi naceae
50.報春花科Primulaceae
51.木犀科Oleaceae
52.馬錢科Loganiaceae
53.龍膽科Gentianaceae
54.夾竹桃科Apocynaceae
55.蘿�科Asclepiadaceae
56.鏇花科Convolvulaceae
57.紫草科Boraginaceae
58.馬鞭草科Verben aceac
59.唇形科Labiatae
60.茄科Solanaceae
61.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62.爵床科Acanthaceae
63.茜草科Rubiaceae
64.忍鼕科Caprifoliaceae
65.敗醬科Valerianaceae
66.葫蘆科Cucurbitaceae
67.桔梗科Campanu1aceae
68.菊科Composi tae
B 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69.澤瀉科Alismataceae
70.禾本科Gramineae
71.莎草科Cypercaceae
72.棕�科Palmae
73.天南星科Araceae
74.百部科Stemonaceae
75.百閤科Liliaceae
76.石蒜科Amaryllidaceae
77.薯蕷科Dioscoreaceae
78.鳥尾科Iridaceae
79.薑科Zingiberaceae
80.蘭科Orchidaceae
附錄
一、植物生態學、植物地理學基礎知識簡介
(一)植物與環境因子
(二)植物的生活型和生態型
(三)植物的種群生態
(四)植物的群落
(五)植物的分布區和植物區係
(六)我國的植被
(七)生態係統及其平衡
二、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簡介
三、藥用植物標本的采製和保存方法簡介
四、被子植物門分科檢索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