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lassic account shows how 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in May 1453, after a siege of several weeks, came as a bitter shock to Western Christendom. The city's plight had been neglected and negligible help was sent in this crisis. To the Turks, victory not only brought a new imperial capital, but guaranteed that their empire would last. To the Greeks, the conquest meant the end of the civilisation of Byzantium and led to the exodus of scholars stimulating the tremendous expansion of Greek studies in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作者:斯蒂文• 朗西曼(Sir James Cochran Stevenson Runciman CH,1903-2000),英国著名拜占庭史、中世纪史专家。他出生于贵族世家,精通多种语言(英语、拉丁语、希腊语、俄语、保加利亚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 叙利亚语、希伯来语、格鲁吉亚语)。自剑桥三一学院毕业后,周游列国,于多所大学任教,尤其在拜占庭历史及十字军史方面颇有造诣。1965年,《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迅速成为该领域经典之作,近半世纪以来,备受推崇,至2008年,原版已重印十八次。生动谨严,繁姿庄重,并存一书。
如果仔细的翻看历史书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拜占庭存在之久令人惊叹! 即便是从西罗马的覆灭开始算起,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这期间几乎可以说是从中国的两晋南北朝延续到明朝。。。 而这样一个悠久的王朝是如何陨落的?一座伟大的城市是如何沦陷的?在君士坦丁堡的最后一天又发生...
评分读过世界历史的人都会知道,1453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从这一点开始,盘庚在欧洲大陆上空几乎一千年的黑暗时代过去了。从此以后,教会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式微,市民文化崛起。擅长做生意的市民们盘活了整个欧洲的经济生活,并且在经历了黑死病的肆虐之后兴起了文艺复兴...
评分之前看微博上说,数学是研究无穷大的科学。其实世间本没有无穷大,无穷大只是人们的想象。万事万物都有终结的时候,譬如君士坦丁堡。《魔戒》和《冰与火之歌》,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君士坦丁堡作为原型,不禁让人感慨西方人的君士坦丁堡情结,也许正类似我们的晚明情结。...
评分关于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书籍有很多,朗西曼的这本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与描绘君士坦丁堡被攻陷的那段悲壮历史相比,他花了更多笔墨在前因上。世间万物皆有因缘,早在奥斯曼帝国崛起之时,甚至在1204年丑陋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出发伊始,拜占庭的命运已经注定。 这本书开始于1400年圣...
评分史海悠游 发布于2014年8月29日 13:27 昨天下午拿到了译者马千兄不远万里邮来的斯蒂文·朗西曼首部引进版著作《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因家事繁琐,加之字字珠玑、不能不仔细研读,故虽有一气呵成之心,依然直到刚才堪堪读毕,说起感觉,就一句话:不忍释卷! 与前不久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