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书,而并非只提供入门的知识。相反,它通过对政策与决策、机遇与风险、机构与策略、人员配备、工资和奖金的叙述,讨论了什么是创新与创业精神以及何时和为什么进行创新与创业等问题。
全书分三部分:(1)创新实践;(2)创业精神的实践;(3)创业型策略。每一部分都是创新与创业精神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一个阶段。
第一部分创新实践,将创新视作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一门学科。它首先告诉我们,企业家在哪里及如何寻求创新机遇。接着,它又讨论了将创意发展成一家能独立生存的企业或服务机构应注意的事项。第二部分创业精神的实践,重点谈论了能够从事创新的机构。第三部分创业型策略,谈论了如何成功地把一项创新引入市场。
彼得·F. 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1909-2005)被尊称为“管理学之父”。他1909年出生于维也纳,在奥地利及英国完成教育。1929年起,担任报社的海外通讯记者。同时也为伦敦一家国际银行做经济评论工作。1939年起,到美国担任一家英国银行及保险集团企业的经济分析员,不久就成为美国几家大企业和跨国公司最知名的管理顾问。此后在纽约大学管理研究所教书二十余年。
德鲁克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工业社会的本质、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变革等多个方面,见解独到而精辟,每一部著作都为管理学树立了里程碑,同时也奠定了他“当代世界最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的地位。
谁是最可爱的人——能创造饭碗的人。 中国的富豪榜就是通缉榜,让自己好不容易更改掉的传统财富观念又死灰复燃。好在德鲁克的这本书不仅让自己理解了财富的正面意义,也让自己认识到,对现在的中国,有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人。初中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怎...
评分对于德鲁克的著作而言,读Notes远远不如读原著,读一遍的收获远远不如常常温习,下面算是给读过的人的温习吧。 0. 创新是体现企业家精神的手段,企业家从事创新。 1. 创新即改变资源的产出,凡是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 2. 变化为新颖且...
评分读罢,有几点触动人心: 1、创新不是指高科技 2、例外事件给创新创造了条件,但只有极少数人抓住 3、日本的崛起与企业家社会的关系 4、创业的企业主如何定位自己,其中一个例子是一位创业者总是在创业之后等公司到中型规模就离开,继续创业,因为他很明白自己不再适合管理...
评分我个人非常喜欢其中的第三部分-企业家的战略。里面提及的创造性模仿和企业家柔道与现在流行的蓝海战略的思路非常一致。 值得大家好好学习。
评分萨伊在200多年前为创业下的定义:创业家就是要标新立异,打破已有秩序、按新的要求重新组织。这也是熊彼特所言,创业家的任务就是“创造性的破坏”。 他在《动态经济学理论》中认为,由创新活动造成的动态不均衡,是正常的经济体系的常规现象,也是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的核心。...
虽是2002年出版的,读来依然如醍醐灌顶,中文翻译还行哈
评分管理不仅仅局限于企业,限制机构化而不是限制工业化。
评分读研究生时读过老版本
评分翻译在专业方面实在不大好。
评分真了不起,这么早就看到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