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的曆程

奮進的曆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段琦
出品人:
頁數:590
译者:
出版時間:1900-01-01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4138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基督教
  • 基督教:中國與基督教
  • 曆史
  • 奮鬥
  • 成長
  • 勵誌
  • 自傳
  • 人生
  • 經曆
  • 感悟
  • 正能量
  • 時代
  • 奮鬥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研究中國基督教(新教),本色化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之一。什麼是本色化?中國近現代較為著名的基督教學者們對它所下的定義不盡相同。應元道先生曾對20世紀20年代開展的中國基督教本色運動的討論加以概括,認為所謂本色的基督教會應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中華國民的教會;二是根據中國基督教徒自己的經驗而設立的;三是富有中國文化的質素的;四是要把基督教與中國文化閤而為一的;五是能適閤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心理的;六是能使中國基督徒的宗教生活和經驗閤乎中國風土的。”

對於“本色化”這個名詞的理解,教會人士從一開始就有不同的闡釋,但大傢都承認一個不爭的事實:一種外來宗教要在某地生根,必須與當地的社會與文化相適應,否則必然被淘汰;對中國基督教來說,“本色化”就是跟隨時代,調整自己,以適應中國的社會與文化的客觀現實。事實上,基督教從傳人中國的一開始就存在著與自身生存發展的“本色化”問題,這個問題也始終貫穿在中國基督教曆史的進程中。本書著力對中國基督教的這一曆史使命進行探討,我們認為“本色化”、“本土化”、“處境處”等都是同義詞,所以仍然使用“本色化”這個名詞。曆史就是曆史,尊重曆史是研究曆史的基本原則。

著者簡介

段琦,女,1944年生於上海。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係,1991年畢業於美國麥考米剋神學院,並取得神學研究碩士學位。1999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嚮為基督教,側重中國基督教史及當代美國基督教。著有:《基督教史》《美國宗教嬗變論》《基督教學》《聖經知識寶典》等。譯著:《基督的二性》《馬丁•路德的神學》《基督教教會史》等。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打開中國福音的大門
第二章以上帝的名義——“拜上帝會”
第一節洪秀全與“拜上帝會”之建立
第二節早期的“拜上帝會”
第三節“拜上帝會”本色基督教性質的變質
第四節洪仁殲對太平天國宗教改革的失敗
第三章19世紀下半葉的基督教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戴德生與中華內地會的活動
第三節林樂知、李提摩太等教會自由派人士的傳教活動及影響
第四節教育傳教與本色化
第五節教會慈善事業與本色化
第六節推進中國基督教會自立的嘗試
第四章自立運動
第一節20世紀初期中國基督教會的發展
第二節中國基督教會的早期自立運動
第五章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中國基督教
第一節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基督教的衝擊
第二節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教會的影響
第六章非基督教運動與基督教
第一節早期非基督教運動的形成及其思想基礎
第二節中國教會對非基督教運動的迴應
第七章中國基督教全國大會(1922年)
第一節中國基督教全國大會的籌備與召開
第二節中國教會本色化討論的繼續
第八章收迴教育權運動與基督教
第一節第二次非基督教運動形成的背景
第二節非基督教運動的再次興起——收迴教育權運動
第三節第二次非基督教同盟的建立和活動
第四節五卅運動前教會對非基督教運動的迴應及自身的本色化
第九章五卅運動和北伐時期的中國基督教
第一節五卅運動及中國基督徒的迴應
第二節收迴教育權運動的再次興起及教會教育界的迴應
第三節對非基督教運動的直接迴應和反不平等條約
第四節北伐戰爭和非基督教運動中的中國基督教
第五節五卅、北伐時期教會對與本色化有關理論所作的探討
第十章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基督教
第一節五年運動
第二節“到民間去”、“到鄉村去”
第三節抗日救亡運動
第四節這一時期有關本色化的理論探討
第十一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中國基督教
第一節三年奮進運動與鄉村教會事工
第二節基督教學生運動
第三節時局轉變中的中國基督徒
第四節有關本色化的理論文章
第十二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中國基督教革新
第一節20世紀50年代中國基督教會適應新中國的努力
第二節20世紀80、90年代中國基督教會的處境化努力
第三節近年來中國基督教會在處境化方麵的工作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當資料書看。

评分

基督教在中國的本色化曆程,從19世紀到建國後。囉嗦,重復,無論點。傳統中國教科書式寫作。

评分

當資料書看。

评分

基督教在中國的本色化曆程,從19世紀到建國後。囉嗦,重復,無論點。傳統中國教科書式寫作。

评分

當資料書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