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冈,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浙江绍兴人。1933年毕业于中法大学文学院。1953年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中国翻译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1983年获法国巴黎大学荣誉博士称号。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作者在本书中,以书信的形式,借两个波斯人之口,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出色的批判。这两点,也正是我们──本书的几个作者,在讨论中国的法观念问题时竭力想要做到的。有趣的是,孟德斯鸠当年乃是冒了两个波斯贵族的名,以东方人的眼光去品评法国。二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却是借助几位来自巴黎的青年的眼睛,从法观念角度对中国社会作了一番认真的观察。本书所收的十一封信,就是出于“他们”之手。
一、穴居族人故事 阿拉伯有个小民族,叫做穴居人。他们也有人的相容,只不过凶悍、残暴,不奉行任何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他们有一位国王,是外族人,想纠正他们凶残的劣根性,对他们很严厉。他们便发动叛乱,杀死了国王,灭绝了王室。叛乱成功后,他们举行选举,选出了一批行政...
评分本书通过波斯人郁斯贝克为主的波斯人在欧洲居住,游历,探索,所闻所感对应出了亚洲地区以波斯为主的地区的社会生活的不同之处。在书中,可以感觉到欧洲相对于亚洲的民主,平等和自由。但也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欧洲(主要是法国)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并非是十分完美的。 书中,...
评分刚刚合上这本书,一本不算太厚重的书信体小说。刚开始想去看它只不过是冲着查理。路易。孟德斯鸠的名号去的因为我既无心也无力去阅读他其他更为经典的著作,只能通过这本号称是孟德斯鸠的唯一一部小说来从大量的艳情暧昧中去体会文化思考的冷峻。 可是不巧,我竟然真的被这本...
评分孟德斯鸠的两大巨著之一,也许从阅读者人数来说远超另一本《论法的精神》。想想同样的贵族,多少人吃喝玩乐,围着女子强充着骑士精神,而作者却认真学习思考,终于名垂千古。 故事以书信的形式,算是松散的杂文集,以一个波斯人被流亡出国,来到欧洲主要是路易十四逝世前后的法...
评分书信体小说,孟德斯鸠写这本书的时候以为会被禁,没想到却凭此书敲开了上流社会的大门,可见当时有些人的智力发育不是特别好。这些零散的信件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法国见闻,一方面是波斯后房,把路易十四、约翰·劳和教皇吐槽了一遍,路易十四和约翰·劳在物质方面压榨人们...
高中的时候啥都没看懂,就是在猎奇。
评分在怪那里看的,然后自己打算买一本
评分借波斯人的眼光看待欧洲,以民族的口吻评价另一种生活,新观点恰是针对自身顽疾的良药。我们的文化中存在各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这种遗传和固定让恐惧滋生,扼杀了心灵的解放。通过批判,一个由物质到人的心理,到情与欲到道德的体得以建立。罗国林的翻译生动平易,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评分自己看发现不了什么内容,但貌似教授带着读还是很有启发的。主要是没有当时的历史语境,就只好猎奇了。
评分比较东西方文化必读的书籍,小说技法有待提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