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文集(1)

胡适文集(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欧阳哲生 编
出品人:
页数:631
译者:
出版时间:1998-11-01
价格:30.0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301035672
丛书系列:胡适文集
图书标签:
  • 胡适
  • 胡适文集
  • 哲学
  • 新文化运动
  • 民主
  • 文学
  • 中国
  • 胡適
  • 胡适
  • 文集
  • 近代史
  • 文学
  • 思想
  • 文化
  • 学术
  • 散文
  • 杂文
  • 史学
  • 国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册收入《我的信仰》《四十自述》《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和《胡适口述自传》四种。另辑胡适父亲胡传的资料四种,作为附录。

《我的信仰》是胡适的英文作品“What I Believe”一文的译文。英文原刊《生命哲学》(Living Philosophies)一书,1931年纽约Simon和Sichuster出版公司出版。同年,向真译为中文,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中国四大思想家的信仰之自述》(赵家璧主编:《一角丛书》第一种)。另有《时人自述与人物评传》(出版处不详)所收的明耀五的译文。现以明耀五的译文为底本,与原文校对,对译文的少数几处重新作了修订。

……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胡適口述自傳》,自1957年冬開始,胡適用英語口述,唐德剛錄音、整理。1972年初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附設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公佈胡適口述自傳,由紐約時報財團經營的美洲縮微膠片公司影音發行。後,台灣傳記文學社取得該稿翻譯權,該社社長劉紹唐旋請唐德剛翻譯。據唐德剛說明,係據胡適口述回忆十六次正式录音的英文稿,和唐德刚所保存并经胡氏手订的残稿,对照参考,综合译出。唐德刚譯註的《胡適口述自傳》中文稿,由台灣《傳記文學》自民國六十七年(1978)第33卷第2期開始連載,至民國六十九年(1980)第35卷第2期結束。民國七十年(1981)2月,《胡適口述自傳》作為《胡適哲學思想資料選》(下)由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出版;七十年(1981)3月1日,《胡適口述自傳》由台灣傳記文學社出版,七十二年1月1日再版;民國七十八年(1989)8月,北平華文出版社出版《胡適口述自傳》;八十一年(1992)10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再版;九十年(2001),《胡適口述自傳》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适之先生1916年给朱经农和陈独秀的信里讲的“文学革命”(后来登载在《新青年》)有八件事:(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做无病之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 这八条也算是新文学运动...

评分

适之先生1916年给朱经农和陈独秀的信里讲的“文学革命”(后来登载在《新青年》)有八件事:(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做无病之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 这八条也算是新文学运动...

评分

适之先生1916年给朱经农和陈独秀的信里讲的“文学革命”(后来登载在《新青年》)有八件事:(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做无病之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 这八条也算是新文学运动...

评分

德刚先生记述的胡适之先生的口述自传很不错,算是完整的介绍了胡适之先生的生平与生就,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德刚先生与胡适之先生在口述自传过程中的一些交流,思想的火花,还有每一节最后德刚先生对胡适之先生某些过激言辞的一些较为客观的评价很值得一读。 读完此篇,渐渐能理...  

评分

德刚先生记述的胡适之先生的口述自传很不错,算是完整的介绍了胡适之先生的生平与生就,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德刚先生与胡适之先生在口述自传过程中的一些交流,思想的火花,还有每一节最后德刚先生对胡适之先生某些过激言辞的一些较为客观的评价很值得一读。 读完此篇,渐渐能理...  

用户评价

评分

胡适之先生文字确是晓畅自然、和润真挚的。 (唐注犀刻新颖,妙笔丛生。)

评分

最近在同时看两本关于回忆自传形的书籍,一本钱穆先生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一本就是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和怀人集。一本四十的回忆,一本八十的回忆,一个倡导白话文体,一个国学大师,但对于亲友,都是濡沫深情,但都是跨越岁月,虽对于生死的描写都已不再纠结,但是感情的流露却总在平淡的文字中,胡适先生受西方教育影响颇深,而钱穆先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伟大作品。两人在历史上虽有争执,但两人的性格却有很多相思之处,胡适先生受自然自由主义影响,钱穆先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竟在两个人身上开出了相似的花,对世界的善意和温情,这是文人独有的气质。使人遥想那个时代,中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不禁让人神往。

评分

如果我在15岁之前看的是胡适而不是鲁迅该有多好

评分

后面的钝夫年谱、胡传日记没读。

评分

唐德刚的注解忒尼玛犀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