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導論

軟件工程導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清華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海藩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1900-01-01
價格:24.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20279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計算機
  • 軟件開發
  • 軟件工程
  • 軟件工程
  • 計算機科學
  • 編程
  • 軟件開發
  • 軟件設計
  • 需求分析
  • 測試
  • 項目管理
  • 軟件質量
  • 理論基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第二版和第一版曾先後榮獲第三屆和第二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工科電子類專業優秀教材一等奬、二等奬。為適應麵嚮對象技術迅速崛起的情況,作者總結五年來教學和科研的經驗,對原書內容作瞭調整和增刪,變動超過50%,成為第三版。書中全麵係統地介紹瞭軟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典型的技術方法。本書的特點是既注重係統性和科學性,又注重實用性;既有原理性論述,又有豐富的實例與之配閤,特彆是正文後麵的兩個附錄,分彆講述瞭用麵嚮對象方法和結構化方法開發兩個實際軟件的過程,對讀者深入理解軟件工程學很有幫助,也是上機實習的好材料。本書正文共13章,第一章是概述,第二章至第八章順序講述軟件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任務、過程、結構化方法和工具,第九章至第十二章分彆講述麵嚮對象方法學引論、麵嚮對象分析、麵嚮對象設計和麵嚮對象實現,第十三章介紹軟件工程使用的管理技術。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軟件工程”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有一定實際經驗的軟件工作人員和需要開發應用軟件的廣大計算機用戶閱讀參考。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修訂版前官
第三版前言
第一章 軟件危機與軟件工程
1.1 軟件危機
1.1.l 什麼是軟件危機
1.1.2 産生軟件危機的原因
1.1.3 解決軟件危機的途徑
1.2 軟件工程
1.2.1 軟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2.2 軟件工程的傳統途徑
1.2.3 生命周期各階段的基本任務
1.2.4 瀑布模型
1.3 技術審查和管理復審
1.3.1 進行審查和復審的必要性
1.3.2 技術審查的標準和方法
1.4 小結
習題一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務
.2.2 可行性研究的步驟
2.2.1 復查係統規模和目標
2.2.2 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係統
2.2.3 導齣新係統的高層邏輯模型
2.2.4 重新定義問題
2.2.5 導齣和評價供選擇的解法
2.2.6 推薦行動方針
2.2.7 草擬開發計劃
2.2.8 書寫文檔提交審查
2.3 係統流程圖
2.3.1 符號
2.3.2 例子
2.3.3 分層
2. 4 數據流圖
2. 4. l 符號
2. 4. 2 例於
2. 4. 3 命名
2. 4. 4 用途
2. 5 數據字典
2. 5. 1 數據字典的內容
2. 5. 2 定義數據的方法
2. 5. 3 數據字典的用途
2. 5. 4 數據字典的實現
2. 6 成本/效益分析
2. 6. 1 成本估計
2. 6. 2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
2. 7 小結
習題二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 l 需求分析的任務
3. 1. l 確定對係統的綜閤要求
3. 1. 2 分析係統的數據要求
3. l. 3 導齣係統的邏輯模型
3. 1. 4 修正係統開發計劃
3. l. 5 開發原型係統
3. 2 分析過程
3. 2. l 沿數據流圖迴溯
3. 2. 2 用戶復查
3. 2. 3 細化數據流圖
3. 2. 4 修正開發計劃
3. 2. 5 書寫文檔
3. 2. 6 審查和復審
3. 3 概念模型和規範化
3. 3. 1 er模型
3. 3. 2 範式
3. 4 圖形工具
3. 4. l 層次方框圖
3.4.2 warnier圖
3.4.3 ipo圖
3. 5 驗證軟件需求
3.5.l 從哪些方麵驗證軟件需求的正確性
3.5.2 驗證軟件需求的方法
3.5.3 用於需求分析的軟件工具
3.5.4 超高級語言和第四代語言
3.6 小結
習題三
第四章 總體設計
4.1 總體設計的過程
4.1.l 設想供選擇的方案
4.1.2 選取閤理的方案
4.1.3 推薦最佳方案
4.1.4 功能分解
4.1.5 設計軟件結構
4.1.6 數據庫設計
4.1.7 製定測試計劃
4.l.8 書寫文檔
4.1.9 審查和復審
4.2 軟件設計的概念和原理
4.2.1 模塊化
4.2.2 抽象
4.2.3 信息隱蔽和局部化
4.2.4 模塊獨立
4.3 啓發式規則
4.3.l 改進軟件結構提高模塊獨立性
4.3.2 模塊規模應該適中
4.3.3 深度、寬度、扇齣和扇入都應適當
4.3.4 模塊的作用域應該在控製域之內
4.3.5 力爭降低模塊接口的復雜程度
4.3.6 設計單入口單齣口的模塊
4.3.7 模塊功能應該可以預測
4.4 圖形工具
4.4.1 層次圖和hipo圖
4.4.2 結構圖
4.5 麵嚮數據流的設計方法
4.5.1 概念
4.5.2 變換分析
4.5.3 事務分析
4.5.4 設計優化
4.6 小結
習題四
第五章 詳細設計
5. 1 結構程序設計
5.2 詳細設計的工具
5. 2. l 程序流程圖
5. 2.2 盒圖(n-s圖)
5. 2. 3 pad圖
5. 2. 4 判定錶
5. 2. 5 判定樹
5.2.6 過程設計語言(pdl)
5. 2. 7 模塊開發文件夾
5. 3 jackson程序設計方法
5.3.1 jackson圖
5.3.2 改進的 jackson圖
5.3.3 jackson方法
5. 4 warmer程序設計方法
5.4.1 warnier方法
5. 4. 2 warnier方法的輔助技術
5. 5 程序復雜程度的定量度量
5.5.1 mccabe方法
5.5.2 halstead方法
5. 6 小結
習題五
第六章 編碼
6. 1 程序設計語言
6. 1. 1 程序設計語言分類
6. 1. 2 程序設計語言的特點
6. 1. 3 選擇一種語言
6. 2 程序設計途徑
6. 2. 1 寫程序的風格
6. 2. 2 程序設計方法論
6. 2. 3 程序設計自動化
6. 2. 4 程序設計工具
6. 3 小結
習題六
第七章 測試
7. l 基本概念
7. l. 1 軟件測試的目標
7.1.2 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
7.1.3 軟件測試的步驟
7.1.4 測試階段的信息流
7.2 單元測試
7.2.1 單元測試考慮
7.2.2 單元測試過程
7.3 集成測試
7.3.1 自頂嚮下結閤
7.3.2 自底嚮上結閤
7.3.3 不同集成測試策略的比較
7.4 驗收測試
7.4.1 驗收測試的範圍
7.4.2 軟件配置復查
7.5 設計測試方案
7.5. 1 邏輯覆蓋
7.5.2 等價劃分
7.5.3 邊界值分析
7.5.4 錯誤推測
7.5.5 實用測試策略
7.6 調試
7.6.1 調試技術
7.6.2 調試策略
7.7 軟件可靠性
7.7.l 基本概念
7.7.2 估算平均無故障時間的方法
7.7.3 程序正確性證明
7.8 日立預測法
7.8.1 測試完成率模型
7.8.2 錯誤發現率模型
7.8.3 使用日立預測法的步驟
7.9 自動測試工具
7.9.l 測試數據生成程序
7.9.2 動態分析程序
7.9.3 靜態分析程序
7.9.4 文件比較程序
7.10 小結
習題七
第八章 維護
8.1 軟件維護的定義
8. 2 維護的特點
8.2.l 結構化維護與非結構化維護的對比
8. 2. 2 維護的代價
8. 2. 3 維護的問題
8. 3 維護過程
8. 3.1 維護組織
8. 3. 2 維護報告
8. 3. 3 維護的事件流
8. 3. 4 保存維護記錄
8. 3.5 評價維護活動
8. 4 可維護性
8. 4. 1 決定軟件可維護性的因素
8. 4. 2 文檔
8. 4. 3 可維護性復審
8. 5 小結
習題八
第九章 麵嚮對象方法學引論
9. 1 傳統方法學的缺點
9. 1.1 存在的問題
9. 1. 2 齣現問題的原因
9.2 軟件工程的新途徑
9. 2. l 快速原型法
9. 2. 2 麵嚮對象方法學
9. 2. 3 兩種新途徑的結閤
9. 3 基本概念
9. 3. l 對象
9. 3. 2 其他概念
9. 4 麵嚮對象建模
9. 5 對象模型
9. 5. 1 錶示類一&-對象的圖形符號
9. 5. 2 錶示結構的圖形符號
9. 5. 3 例子
9. 6 動態模型
9. 6. 1 術語
9. 6. 2 錶示方法
9. 6. 3 例子
9. 7 功能模型
9. 7.1 錶示方法
9. 7. 2 與其他兩種模型的關係
9. 8 小結
習題九
第十章 麵嚮對象分析
10.1 麵嚮對象分析的基本過程
10. 1. l 概述
10. l. 2 三個子模型與五個層次
10. 2 需求陳述
10. 2. 1 書寫要點
10. 2. 2 例子
10. 3 建立對象模型
10. 3. 1 確定類一&一對象
10. 3. 2 確定關聯
10. 3. 3 劃分主題
10. 3. 4 確定屬性
10. 3. 5 識彆繼承關係
10. 3. 6 反復修改
10. 4 建立動態模型
10. 4. l 編寫腳本
10. 4. 2 設想用戶界麵
10. 4. 3 畫事件跟蹤圖
10. 4. 4 畫狀態圖
10. 4. 5 審查動態模型
10. 5 建立功能模型
10. 5. 1 畫齣基本係統模型圖
10. 5. 2 畫齣功能級數據流圖
10. 5. 3 描述處理框功能
10. 6 定義服務
10. 6. 1 常規行為
10. 6. 2 從事件導齣的操作
10.6. 3 與數據流圖中處理框對應的操作
10. 6. 4 利用繼承減少冗餘操作
10.7 小結
習題十
第十一章 麵嚮對象設計
11.1 麵嚮對象設計的準則
11. 1.1 模塊化
11. 1. 2 抽象
11. l. 3 信息隱藏
11. l. 4 弱耦閤
11. 1. 5 強內聚
11. 1. 6 可重用
11. 2 啓發規則
11.2.1 設計結果應該清晰易懂
11.2.2 一般一特殊結構的深度應適當
11. 2. 3 設計簡單的類
11. 2. 4 使用簡單的協議
11. 2. 5 使用簡單的服務
11. 2. 6 把設計變動減至最小
11. 3 軟件重用
11. 3. 1 概念
11. 3. 2 軟件重用的效果
11. 3. 3 軟件重用技術
11. 3. 4 類構件
11. 4 係統分解
11.4.1 子係統之間的兩種交互方式
11. 4. 2 組織係統的兩種方案
11. 4. 3 設計係統的拓撲結構
11. 5 設計問題域子係統
11. 5. 1 調整需求
11. 5. 2 重用已有的類
11. 5. 3 把問題域類組閤在一起
11.5.4 增添一般化類以建立協議
11. 5. 5 調整繼承層次
11. 5. 6  atm係統之例
11.6 設計人一機交互子係統
11.6.1 設計人一機交互界麵的準則
11.6.2 設計人一機交互子係統的策略
11.7 設計任務管理子係統
11. 7. 1 分析並發性
11. 7. 2 設計任務管理子係統
11.8 設計數據管理子係統
11. 8. 1 選擇數據存儲管理模式
11. 8. 2 設計數據管理子係統
11. 8.3 例子
11. 9 設計類中的服務
11. 9. 1 確定類中應有的服務
11. 9. 2 設計實現服務的方法
11. 10 設計關聯
11. 10. 1 關聯的遍曆
11. 10. 2 實現單嚮關聯
11. 10. 3 實現雙嚮關聯
11. 10. 4 鏈屬性的實現
11. 11 設計優化
11. 11. l 確定優先級
11. 11. 2 提高效率的幾項技術
11. 11. 3 調整繼承關係
11. 12 小結
習題十一
第十二章 麵嚮對象實現
12. 1 程序設計語言
12.1. l 麵嚮對象的語言與非麵嚮對象的語言
12. 1. 2 麵嚮對象語言的技術特點
12. 1. 3 選擇麵嚮對象語言
12. 2 程序設計風格
12. 2.1 提高可重用性
12. 2. 2 提高可擴充性
12. 2. 3 提高健壯性
12. 3 麵嚮對象測試
12. 4 小結
習題十二
第十三章 管理技術
13. l 成本估計
13. 1. 1 參數方程
13. 1. 2 標準值法
13. l. 3 cocomo模型
13. 2 進度計劃
13. 2. 1 gantt圖(橫道圖)
13. 2. 2 工程網絡
13. 2. 3 估算進度
13. 2. 4 關鍵路徑
13. 2. 5 機動時間
13. 3 人員組織
13. 3. l 程序設計小組的組織
13. 3.2 主程序員組
13. 4 質量保證
13. 4. l 軟件質量
13. 4.2 質量保證
13.5 項目計劃
13. 5. 1 項目計劃的內容
13. 5. 2 項目報告
13. 5. 3 變動控製
13. 6 軟件管理工具
13. 7 小結
習題十三
附錄a c++類庫管理係統的分析與設計
a. l 麵嚮對象分析
a. 1.1 需求
a. 1. 2 建立對象模型
a. 2 麵嚮對象設計
a. 2.l 設計類庫結構
a. 2. 2 設計問題域子係統
a. 2.3 設計人一機交互子係統
a. 2. 4 設計其他類
附錄b 一個漢字行編輯程序的設計
b. 1 設計規格說明
b. 1. 1 外部編輯命令
b. 1. 2 編輯命令
b. 1.3 輸齣信息
b. 2 概要設計
b. 2.1 正文文件
b. 2. 2 兩個工作模式
b. 2. 3 數據元素
b.2.4 過程
b. 3 概要設計結果
b.4 詳細設計
b. 4. 1 數據元素
b. 4.2 控製數據元素
b. 4. 3 編輯過程
b. 4.4 輸入模式的過程
b. 4.5 編輯模式的過程
b.5 詳細設計結果
b.5.1 編輯程序的詳細結構
b.5.2 類 pascal僞碼
b.5.3 實現編輯程序的算法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典型中國式教材

评分

典型中國式教材

评分

典型中國式教材

评分

典型中國式教材

评分

典型中國式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