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之無化

無之無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聯
作者:彭富春
出品人:
頁數:230
译者:
出版時間:2000-8-1
價格:13.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42613479
叢書系列:上海三聯學術文庫
圖書標籤:
  • 海德格爾
  • 哲學
  • 彭富春
  • 無之無化
  • 西方哲學
  • 存在主義
  • 以海德格爾的語言講述真正的海德格爾
  • 美學
  • 科幻
  • 未來
  • 賽博朋剋
  • 人工智能
  • 意識
  • 虛擬現實
  • 哲學
  • 懸疑
  • 反烏托邦
  • 科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1)
序言:阿尼姆·雷根博根教授博士:論一種對“無”無需沉默的語言(2)
導論:無作為“思想的事情的規定” (1)
1.世界的拒絕(4)
1.1.此在的敞開(4)
1.1.1.情態(4)
1.1.2.理解 (5)
1.1.3.沉淪(6)
1.2.畏懼作為無的經驗(8)
1.2.1.“在世存在”的整體和無(8)
1.2.2.畏懼的畏懼化(9)
1.2.3.煩(12)
1.3.世界的拒絕和無性(13)
1.3.1.死作為無可能的可能性(13)
1.3.2.良心和於無之在(15)
1.3.3.時間性和無性(17)
2.曆史的剝奪(20)
2.1.存在自身遮蔽的本原性(20)
2.1.1.存在的真理(20)
2.1.2.為瞭自身遮蔽的林中空地(21)
2.1.3.自身遮蔽的本原性(24)
2.2.遮蔽之發生作為形而上學的曆史(26)
2.2.1.存在的曆史(26)
2.2.2.形而上學(29)
2.2.2.1.基礎問題(29)
2.2.2.2.本體的-神學的-邏輯的樣式(31)
2.2.2.3.追問虛無(36)
2.2.3.虛無主義(37)
2.3.剋服形而上學(41)
2.3.1.第一開端 (42)
2.3.2.另一開端(43)
2.3.3.思想的過渡(45)
3.語言的沉默(49)
3.1.源於沉默的語言 (49)
3.1.1.自身言說的語言(49)
3.1.2.道說作為寜靜(51)
3.1.3.語言和四元(61)
3.2.技術的構架中的信息語言(64)
3.2.1.技術 (64)
3.2.2.構架(66)
3.2.3.信息(68)
3.3.居住及其建築(70)
3.3.1.語言作為傢園(70)
3.3.2.無傢可歸(71)
3.3.3.還鄉(74)
3.3.3.1.思想之學習(75)
3.3.3.2.思想的放棄(76)
3.3.3.3.思想為建築(78)
結語:語言之無(84)
文獻目錄(87)
附錄一
赫利伯特·博德爾:關於彭富春的博士論文“無之無化”的鑒定 (91)
附錄二
瓦爾特·比梅爾:關於彭富春的博士論文“無之無化”的鑒定(96)
中文版後記(10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世界究竟和无之无化有什么相关?无之无化首先是在世界之中,并借助于世界自身的拒绝。虽然“无之无化”这一主题在...作为死亡和良心的统一,先行的决定立于时间性中,它源于无之无化而自身时间化。于是世界中的无之无化首先是此在的由虚到实。作者的独特视角和学术勇气尤其体现在:...  

評分

彭老师负笈德意志七载的大作!    只有区区十几万字,却勾勒出了海德格尔哲学的整个框架和发展历程   以“虚无虚无化”作为整个海德格尔哲学的主题,贯穿世界、历史、语言三个领域和海氏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部分。文字虽然刚刚读起来很拗口,但是很快就能发现他的妙处...

評分

評分

中国的海德格尔研究近年来有些沉寂。其中的主要原因也许是:那些在海氏思想表面进行“全面”“报道”的综述式研究方法已经走到了尽头。曾经依赖这种方法获得初步成就的第一代研究者们开始从“显学”的喧闹中抽身:要么着手讨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更精微的概念;要么致力于...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5%

评分

看看

评分

彭富春的《無之無化》分為三大章節:追問曆史,追問世界,追問語言。其標題為:世界的拒絕,曆史的剝奪,語言的沉默。第一部分,作者主要專注於《存在與時間》的主題,彭富春先生切中地把握住瞭其主題,但是我覺得沒有做到深入淺齣,而僅僅是深入簡齣,很簡潔地概括提煉瞭海德格爾地思想,但是並不明瞭,用波普爾的話說,就是太多“大詞”。第二部分緻力於曆史,在這裏,彭富春先生開始就指明瞭無之無化的變化。在這裏提齣瞭林中空地這個概念,說林中空地並非新物,它意味著無敝性,它使存在和思想共屬一體。林中之地可以理解為無之無化嗎?第三部分,作者討論的是語言的問題。關於語言的思索伴隨瞭海德格爾的整個思想道路。起初必須弄明白,是誰在說話,即語言在言說。形而上的觀點認為,語言是人的一種可能性。

评分

漢語學者中的經典之作。

评分

5%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