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奥登(1907—1973),英国著名诗人、评论家(由于其出生于英国,后来成为美国公民,所以也有人将其列为美国作家),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数量巨大,主题多样,技巧高超,身后亦备受推崇,其独特风格对后辈作家影响深远。
克里斯托弗•衣修伍德(1904—1986),英国小说家(在身份归属问题上,他与奥登情况相同,国籍都在三四十年代由“英”转为“美”),著有小说《葬礼》、《再见,柏林》等。由于衣修伍德一生交游广泛,因此其回忆录等文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过他的小说。
上世纪80年代末,笔者读了些外国现代诗歌,其中就有英囯诗人奥登的作品,说实话,没有全看懂。不过,奥登的名字倒是记住了。前不久,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奥登文集”的第一种《战地行纪》,笔者先睹为快,以期对这位在英国和世界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作家有进一...
评分当时,国民政府已从南京迁移到汉口,上海已沦陷,太湖战争正前线,浙江省府从杭州迁到金华,各城池一步步落入日本人手里...... 来自另一个世界(在日记的最后篇上海记录中)的两人“走马观花”地实地经历战时的中国,那是破败的中国,那是困难的中国,那是无力的中国,各色人等...
评分(写自己所译书的书评,总不免有鼓吹聒噪的嫌疑。既如此,少说废话、套话与重复话,这就在书中原有的导读之外,撮要理出此书的几枚花絮,以飨读者诸君。 自问自答这个方式比较随性,也符合摘引介绍的立意。) 这本书产生的大背景是什么? 因为有...
评分失眠整晚,读奥登和衣修伍德于抗战时期来中国访查合著的《战地行纪》,意外发现了一件旁的民国往事。于彼时武汉大学知识分子界发生的一段婚外情轶事,还牵扯到了远在大不列颠的伍尔夫。整理了一篇小文共享: 1938年,奥登和衣修伍德在战时的武汉停留期间,曾赴武汉大学参加一场...
评分失眠整晚,读奥登和衣修伍德于抗战时期来中国访查合著的《战地行纪》,意外发现了一件旁的民国往事。于彼时武汉大学知识分子界发生的一段婚外情轶事,还牵扯到了远在大不列颠的伍尔夫。整理了一篇小文共享: 1938年,奥登和衣修伍德在战时的武汉停留期间,曾赴武汉大学参加一场...
武昌、长安、上海、小城镇;宋美龄、蒋公、高层、传教士、医疗人员、知识分子、苦力车夫、其他形形色色不同国籍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一些名人(比如D. H. Lawrence)的小故事;以及正因为是纯粹的局外人所以才能作出的各种犀利评论(Isherwood总是这么清醒)。太唏嘘。(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和Auden的日常拌嘴………………
评分第一次读英文诗(//∇//)
评分【上海图书馆】很纪实,不觉得是诗
评分对了解30年代中国和当时西方对中国的看法都很有用。一贯喜欢Isherwood的写作风格,但当他的毒舌放在说自己同胞时,心里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Auden的诗跳过了,看不懂????
评分武昌、长安、上海、小城镇;宋美龄、蒋公、高层、传教士、医疗人员、知识分子、苦力车夫、其他形形色色不同国籍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一些名人(比如D. H. Lawrence)的小故事;以及正因为是纯粹的局外人所以才能作出的各种犀利评论(Isherwood总是这么清醒)。太唏嘘。(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和Auden的日常拌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