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聲調實驗錄

上海聲調實驗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教育齣版社
作者:硃曉農
出品人:
頁數:404
译者:
出版時間:2005-1-1
價格:46.00元
裝幀:平裝(無盤)
isbn號碼:9787532096398
叢書系列:中國當代語言學
圖書標籤:
  • 語音學
  • 語言學
  • 實驗語音學
  • 方言
  • 硃曉農
  • 上海聲調實驗錄
  • 語音研究
  • 統計
  • 上海聲調
  • 語音實驗
  • 方言研究
  • 聲調係統
  • 語言學
  • 實驗語音學
  • 漢語方言
  • 聲調變化
  • 音係學
  • 語音特徵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上海聲調實驗錄》內容簡介:《中國當代語言學》叢書是上海教育齣版社的重點齣版項目之一。本叢書於1990年春由遊汝傑(復旦大學)、張洪明(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和唐發鐃(本社)策劃,並開始組稿和編輯工作。當初擬定的叢書編輯宗旨如下:

中國語言學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擺脫傳統小學的樊籬,進入現代語言學的新階段。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語言學已經積纍瞭可觀的研究成果,特彆是最近十多年來,許多領域在海內外又有瞭長足的發展。這套叢書希望總結中國當代語言學各個分支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特彆是反映最新的研究進展,以期收到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效果,促進中國語言學的現代化。叢書作者則不限國彆地域,不限門戶學派,唯求高明獨到,力爭每一本書都能達到當代該學科的最高水平。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費國華序
第一章 導言
1.1 研究目標和範圍
1.2 關於上海方言
1.2.1 方言係屬
1.2.2 內部變體
1.3 以往的研究
1.4 本項研究的理由
第二章 上海音係
2.0 導言
2.0.1 音節作為基本音韻單位
2.0.2 音節結構的常規分析
2.1 五類音節
2.2 音節成分
2.2.1 聲母
2.2.2 韻母
2.2.2.1 介音
2.2.2.2 韻基
2.2.2.3 韻核
2.2.2.4 韻尾
2.2.2.5 對轉寫和韻母的某些考慮
2.2.3 聲調
2.2.4 音節配列
2.3 詞幾何
2.3.0 引言
2.3.1 聲域和哞聲
2.3.1.0引言
2.3.1.1 發聲域不能僅以[土濁]來定義
2.3.1.2 聲域不可能屬於聲調
2.3.1.3 聲域不能是聲母輔音的屬性
2.3.1.4 聲域不能是聲母的屬性
2.3.1.5 聲域不能是元音/韻基/韻母的屬性
2.3.1.6 一聲域不能是音節的屬性
2.3.1.7 聲域作為音韻詞的屬性
2.3.2 音節的層級
2..3.3 介音的音節地位
2.3.5 小結
2.4 音位在上海話音係學中是必要的嗎?
2.4.0 吲言
2.4.1 上海話音位處理的麻煩
2.4.1.1 兩個調位還是五個?
2.4.1.2 長度區彆還是韻尾區彆?
2.4.1.3 是否需要“半輔音”
2.4.2 求音位的三種取嚮
2.4.2.1 實用取嚮
2.4.2.2 音節取嚮
2.4.2.3 最小音位庫取嚮
2.4.3 小結
第三章 方法和程序
3.1 實驗程序
3.1.1 測試字錶
3.1.2 發人
3.1.3 錄音
3.1.4 聲學儀器和測量步驟
3.2 歸一化
3.2.0 引言
3.2.1 基頻歸一化
3.2.1.0 引言
3.2.1.1 六種基頻歸一化策略
3.2.1.2 標準指數和離散係數
3.2.1.3 定義頻域的策略
3.2.1.4 選擇用於歸一化的采樣點(標準點)
3.2.1.5 再論半音LD轉換法
3.2.1.6 對數z-score法與綫性z-score法比較
3.2.1.7 LZ轉換法的參數和步驟
3.2.2 音強的歸一化
3.2.3 時長歸一化
3.2.4 小結
第四章 陰平T1的聲學性質
4.1 時長
4.1.0 引言
4.1.1 時長和元音高度
4.1.2 時長和性彆
4.1.3 時長歸一化
4.1.4 小結
4.2 基頻
4.2.0 引言
4.2.1 基頻高低和元音高度
4.2.1.0引言
4.2.1.1 IFO總體差異
4.2.1.2 個A.IFO指數
4.2.1.3 小結
4.2.2 調頭乾擾
4.2.3 基頻形狀和元音、性彆
4.2.4 T1的基頻麯拱
4.2.5 基頻分布
4.2.5.0 引言
4.2.5.1 頻域
4.2.5.2 起點
4.2.5.3 基頻最高值Fmax最低值Fmin和調域之間的關係
4.2.5.4 小結
4.2.6 基頻歸一化
4.2.6.1 結果
4.2.6.2 討論
4.2.6.3 小結
4.2.7 總結
4.3 音強
4.3.0 引言
4.3.1 音強值和元音高度
4.3.2 音強形狀
4.3.3 音強分布
4.3.4 音強歸一化
4.3.5 基頻和音強
4.3.6 小結
第五章 陰去T2的聲學性質
5.1 時長
5.1.0 引言
5.1.1 時長和元音高度
5.1.2 時長和性彆
5.1.3 時長歸一化
5.1.4 小結
5.2 基頻
5.2.0 引言
5.2.1 基頻值和元音高度
5.2.1.1 IFO的總體區彆
5.2.1.2 個人IFO指數
5.2.1.3 小結
……
第六章 陽去T3的聲學性質
第七章 陰入T4的聲學性質
第八章 陽入T5的聲學性質
第九章 單字調總說
第十章 兩字組連調的聲學性質
第十一章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省略符號和主要術語對照
道謝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當自己麵對類似的課題時,發現硃先生做的東西對後來學子指導意義極大!

评分

許多聲調記音為求方便都采取瞭模糊的態度,此書不然。

评分

許多聲調記音為求方便都采取瞭模糊的態度,此書不然。

评分

許多聲調記音為求方便都采取瞭模糊的態度,此書不然。

评分

許多聲調記音為求方便都采取瞭模糊的態度,此書不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