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上下册)

安娜·卡列尼娜 (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出品人:
页数:1267
译者:杨楠
出版时间:2011-2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206604
丛书系列:世界文学文库
图书标签:
  • 托尔斯泰 
  • 小说 
  • 外国文学 
  • 俄国 
  • 经典 
  • 俄国文学 
  • 安娜·卡列尼娜 
  • 外国名著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安娜·卡列尼娜(套装共2册)》由两条平行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追求爱情幸福的悲剧,她根本不爱了无生气的官僚丈夫卡列宁,而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一见钟情和他离家出走,因此遭到上流社会的鄙弃,后与伏伦斯基出现感情危机,最终彻底绝望而卧轨自杀。这里揭露了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腐朽;另一条是外省地主列文经历种种波折终于和所爱的贵族小姐吉娣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以及他面临农村破产而进行的经济改革。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安娜临死之前的心理独白,堪称十九世纪最精彩的心理描写,很难想象托尔斯泰在写这些段落时处于怎样的状态。记述下这些句子的人仿佛是安娜自己,如果把安娜自杀的部分作为全篇小说的高潮的话,那站在这最高点上俯瞰的不是托尔斯泰,而是死神。 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整...  

评分

《安娜·卡列尼娜》一书是我读过的最伟大最完美的小说——虽然结尾时列文那让人厌烦的、说教式的神学和和平主义思考添加了一点杂音。相比之下,《悲惨世界》是拼凑式的,《尤利西斯》带有一种远离生活的博学的书生气,《追忆似水年华》的深邃也部分地迷失在错乱爱欲的颓废中,...  

评分

借着最近上映的这部电影,本想写几句简短的影评,可是赫然发现,短不了。 《安娜·卡列尼娜》,相信很多读过它的人都和我一样,与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还是在遥远的中学时代!而那时,不谙世事几许的我们又能真正读懂托老字里行间的多少呢?想来,当时那份对大部头的敬畏...

评分

读安娜的起因是在网上的几个朋友的写得很好看的书评,每看完一篇我就想,要去找来看看了,每下一次决心就给我增添一次心理压力,因为《安娜》应该就是那种我知道很好而又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看得到它的好的书。 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以前只在中学看过《复活》,也算是完成暑假作业,...  

评分

提纲:一、主要人物分析 二、写作手法分析 三、思想分析 正文 一、主要人物分析 托尔斯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而又迥然不同的角色,每一个都是那么地立体生动富于真实性。下面根据出场顺序对一些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1、奥勃朗斯基 奥勃朗斯基最大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奉行享乐主...  

用户评价

评分

生涩

评分

下册有很多列文思考描写极其像是作者迫不及待地跳出来的说教

评分

生涩

评分

关于女性 关于社会

评分

托尔斯泰还是很有意思的,他能刻画出安娜这样一个女人:拥有社交界的权杖——轻而易举就能俘获男人的芳心,也同时拥有一个稳定而富裕的家庭,一个可爱的儿子。然而也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为了追求“爱情”这样虚幻的字眼而宁愿付出一切惨痛的代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安娜的死并不是因为由不论的关系而引起的舆论与道德上的压力——显然她曾经顽强地从中挺出来——而是因为那曾经让她魂牵梦绕的爱情如今的消亡。安娜无疑是一个残酷的女人,她的死出于报复,也成功地毁掉了另一个因这段爱情而卷入苦海的男人的一生。如果教条式地追问谁应该为安娜的死负责,恐怕没有一个答案能够圆满地回答:社会也好,现实的爱情也好,都像安娜所看不清的那团黑暗。直到那汹涌而来的铁轮碾来,才终于有一支烛光将那团黑暗点亮,然后再一次,陷入了永恒的黑暗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