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史研究

三國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文齣版社
作者:張大可
出品人:
頁數:593
译者:
出版時間:2003-1
價格:28.8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50751439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三國
  • 曆史
  • 張大可
  • 曆史文化
  • 中國曆史
  • 中國文學
  • 筆記
  • 有趣
  • 三國史
  • 曆史研究
  • 中國古代史
  • 政治製度
  • 軍事戰略
  • 人物傳記
  • 曆史文獻
  • 學術研究
  • 文化史
  • 社會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建國以來第一本三國史研究個人專集,初版於1988年,收文24篇,受到社會好評,故再次推齣,增文兩篇,共26篇。每篇一個專題,評人論事,理據充分,新意迭齣,處處閃耀作者論史的思想光芒,26篇專論,分為六組,從不同的側麵較為係統地探討瞭三國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問題,著重探討瞭三國鼎立形成的曆史原因,突齣魏吳對峙的主綫,評述瞭三國時期主要曆史人物的貢獻,形成一傢之言。本書還對建國以來學術界研究三國史的成果進行瞭總結,並提齣如何突破三國史研究的意見。本書行文流暢,雅俗共賞 ,不僅可供史學界和廣大讀者閱讀,而且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曆史本科教學參考書。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三國鼎立形成的曆史原因
董卓及其涼州兵團
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
官渡之戰爭及袁紹集團的覆滅
赤壁之戰與三國鼎立
赤壁之戰與考辨
夷陵之戰與三國鼎立的地理均勢
蜀失荊州並非“重益輕荊”
三國形成時期的外交
論曹操
論劉備
論孫權
論曹操的智囊團
論二荀程郭
論涼州智士賈詡
論諸葛亮
論孫吳儒將
論曹魏屯田
論孫吳部麯兵製
論孫吳政權對江南的開發
論三國時期的民族政策
論諸葛亮齣師
論三國一統
論三國一統人物
建國以來三國史研究述評
附錄一:(1978-2001)三國史與《三國誌》研究現狀的定量分析
附錄二: 三國時期的纔古發現和文物研究概述
附錄三: 建國以來三國史研究論著書目論文篇目索引
附錄四: 一百零五位作者三國史論文編碼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立足于史料,研究总结了一些观点,对于熟读三国故事并想多研究的人,提供了思路。如对于三国鼎立的形成,不仅有经济因素,更能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讨论了孙吴政权对江南的开发以及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等文章,都有很好的角度和观点。 当然了,说三国,自然离...

評分

本书立足于史料,研究总结了一些观点,对于熟读三国故事并想多研究的人,提供了思路。如对于三国鼎立的形成,不仅有经济因素,更能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讨论了孙吴政权对江南的开发以及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等文章,都有很好的角度和观点。 当然了,说三国,自然离...

評分

本书立足于史料,研究总结了一些观点,对于熟读三国故事并想多研究的人,提供了思路。如对于三国鼎立的形成,不仅有经济因素,更能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讨论了孙吴政权对江南的开发以及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等文章,都有很好的角度和观点。 当然了,说三国,自然离...

評分

本书立足于史料,研究总结了一些观点,对于熟读三国故事并想多研究的人,提供了思路。如对于三国鼎立的形成,不仅有经济因素,更能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讨论了孙吴政权对江南的开发以及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等文章,都有很好的角度和观点。 当然了,说三国,自然离...

評分

本书立足于史料,研究总结了一些观点,对于熟读三国故事并想多研究的人,提供了思路。如对于三国鼎立的形成,不仅有经济因素,更能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讨论了孙吴政权对江南的开发以及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等文章,都有很好的角度和观点。 当然了,说三国,自然离...

用戶評價

评分

專業,嚴謹,全麵,但感覺新意不多。作者有吳粉+曹黑傾嚮

评分

就是立論有很重的主觀,較早的結集,入門可以看看

评分

正視曹操屠城等劣跡,指齣劉備是那個時代無此劣跡的少數軍閥之一,很難得;但是對魏延事件的描述非常不客觀,對於這樣一個有嚴重性格缺陷的武將作死,作者不認為是性格決定命運,而歸結於諸葛亮的妒嫉,還有邏輯嗎?

评分

專業,嚴謹,全麵,但感覺新意不多。作者有吳粉+曹黑傾嚮

评分

張大可先生的代錶作之一,《三國史》的姊妹篇(升級版)。以專題代替章節,問題意識較強,對三國時期重大的事件與人物都有所關注,注重文獻考辨與學術對話,因而立論多堅。尤其是最後的學術史迴顧,給讀者呈現瞭20世紀三國史的基本麵貌,圖文結閤,勞苦功高。遺憾的是,作者深受階級史觀束縛,不少觀點在如今看來明顯過時;對學術名傢的優秀成果重視不夠,尤其是陳嘯江、田餘慶等人;對學界新人的瞭解更是少之又少,如於濤、饒勝文等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