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又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人,他热中权势,长期掌控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军事大权,聚集一批军政人才为其所用;有同僚称其可杀,康有为拒绝他加入强学会,孙中山向他上书变法。如此等等,使得李鸿章的一生极富传奇性。此书由梁启超撰写、何卓恩评注,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诊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
过了好多年,还记得书中的这句话: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看了《走向共和》之后,很强烈的愿望要去看看《李鸿章传》,当然是梁启超版的。 一直以来教科书上总是康梁并列,也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对梁启超并无太多好感——因为实在不DJ康有为。 ...
评分摘抄+内心小感 1.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2.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虽然是梁老引用了少陵的文,但是放在书中那个氛围中,让我想到自己:遇到过的种种失败,又何尝不是主...
评分这是我在大学期间读的第一本书,说不喜欢有点自欺。首先梁启超先生的文史功夫自不提说,单凭其与李鸿章的政治背景、且与中国当时变革的国情息息相关。想必英雄相惜,梁启超先生写李鸿章传,名实所归。 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定下了整个文章的基调——不是为...
评分近日看到史学新秀雪珥先生在《中国经营报》上连载的《李鸿章谈心专栏》,为“裱糊匠”翻案辩解之意跃然纸上。遂想起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持平之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如界碑准星,定下了全书...
评分怀着今日是今日毕的想法,快快的结束这篇书评。 1 “世间惟庸人无咎无誉”,好吧我承认自己第一想到的是科比和范冰冰。记得以前谁说过这句话和“你行你上啊”在逻辑上的颇有相似之处,今晚看来,深以为然。 2 千百年来,时事所造英雄车载斗量,造时事之英雄寥若晨星。然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评分史来列国之中,面临变局之危,操持责任之重,所受掣肘之难,身被恶名之烈,何能过于李鸿章,设使身处其地,虽诸葛、居正复生,伊藤易国,其功,不能过之也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其后诸公。这个“卖国贼”可以坦然对千古良相而无愧了。起于兵戈,死于危途,戮力一生,竟得一生功过在和戎,犹可叹息。好在梁也是变局中人,所以可以敬其才,悲其遇,至于惜其识,未免责备贤者,身在此变局,管窥蠡测,未见全豹,为理所当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见识,一代人有一代人之责任,是整体环境使然,贤达如鸿章也必不能脱此藩篱。即便梁自身,若使尽展其政治蓝图,也未必能救中国于当时。海内尘氛犹未靖,诸君莫做等闲看。是百年变局未已,你我也都是史中人。
评分梁的核心是说“那些批判李鸿章的人,若处在李鸿章的位置,不见得比他能做的更好”。多了一点对那段历史的了解
评分“不学无术,不敢破格;不避劳苦,不畏谤言。”前者文化之悲,后者时代之惭。
评分裱糊匠by书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