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顾保孜 1957年生,江苏兴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艺创作室正师职创作员,国家一级作家。

著有《红墙里的瞬间》、《样板戏出台内幕》、《铁血N4A》、《纳粹集中营的中国女孩》、《我的父亲朱德》、《红镜头》、《伟人凡影》、《超越血缘之爱》、《知情者说》、《跨出中南海》、《实话实说红舞台》、《中南海人物春秋》等纪实文学著作; 并创作多部电影、电视剧作品。

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当代军人最喜爱军版图书一等奖、“五个一”图书工程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五个一”电影工程奖等全国性的奖项。

杜修贤 1926年生,陕西米脂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延安八路军电影团学习摄影,从师吴印咸先生。此后历任八路军关中前线野战军政治部摄影员,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副组长、副队长。1954年调新华社北京分社任摄影组组长、社编委,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摄影记者。1960年任新华社驻中南海摄影组副组长、代理组长,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组组长。1971年任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组组长、中央外事摄影协作小组组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任中国图片社副总经理、新华社高级记者。1986年离休。

曾出版《访问十四国》、《人民的总理》、《杜修贤摄影选》、《红镜头》、《红墙聚焦》、《最后的传奇》等多部摄影画册与专著。

多次获国内外新闻摄影作品奖。其中“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被中国文化部评为“二十一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顾保孜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6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7984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毛泽东 
  • 历史 
  • 传记 
  • 人物传记 
  • 生命中的最后七年 
  • 人物 
  • 中国 
  • 人文与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由著名红墙女作家顾保孜潜心写就。这部具有厚重历史感的纪实作品客观描绘了毛泽东最后七年的风雨历程,真实再现了1970年到1976年共和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国事风云,生动讲述了林彪事件前后我国在内政外交上重大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同时也曲折反映了毛泽东个人晚年的思想轨迹。

此书以历史题材创作的严谨精神,基于已有史料和第一手材料,把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打开中美大门、与日本建交、中共十大再选“接班人”、四届人大筹备到召开、邓小平再次复出到再度“落马”、第一代领导人先后逝世以及粉碎“四人帮”等重大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一一刻画,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历史人物伟大而又平凡的感人事迹鲜活还原。

书中载入近二百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它们全由中南海摄影师杜修贤先生独家拍摄。这批照片许多是首次公开发表,许多是首次还原色彩。它们承载了多位政治人物的命运故事,反映了他们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记录了他们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和心路历程。

无疑,《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是一部图文并茂、资料翔备,内容真实,生动有趣,可读性与收藏性兼备的不可多得的纪实文献。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到手两天就看完了,但是一直拖着没有写书评,因为不敢写,骂吧我不情愿,赞吧肯定要被愤青们骂,思来想去,我绝定在半夜蒙着被子偷偷写,应该没有人知道了吧? 书中的最大亮点并非是文字如何,而是照片,见惯了伟人们英姿飒爽的形象,本书里...  

评分

杜因为是御用摄影家,顾又是“红墙作家”,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那些珍贵的镜头上。 文字嘛,当成小说看就行了,不要当真,里面一些观点、意见有失偏颇,可定性为当年小人物道听途说的见解,没有权威性。 我认为当年领袖身旁的工作人员,要对自己所说所写的东西负历史责任,毕竟...  

评分

每个人都会面临最后七年,但会是从哪一年开始,当事人大概是不清楚的。对于这一本书,我并不想评论一位伟人的耄耄之年老态龙钟,更不想对伟人也无法免去生劳病死抒发过多的感概。面对衰老和死亡的终极意义,更应该从那些逝去的伟人中找到一些对年轻的生命更有启示作用的东...  

评分

很精致的一本书。 说实话,对于历史的书籍我是很少如此郑重地来读的。大多都是一带而过,隔三岔五地略读,旨在了解书的大概内容,对于其精髓却很少去考究。但这本书,我是认真的在读,在读的同时也简单地有我自己的思想。 从这本书里,我感受最多的不是叱咤风云的伟人...  

评分

每个人都会面临最后七年,但会是从哪一年开始,当事人大概是不清楚的。对于这一本书,我并不想评论一位伟人的耄耄之年老态龙钟,更不想对伟人也无法免去生劳病死抒发过多的感概。面对衰老和死亡的终极意义,更应该从那些逝去的伟人中找到一些对年轻的生命更有启示作用的东...  

用户评价

评分

封面那句“天意从来高难问”是高级黑吗?

评分

有声书。照片没能看到,很可惜。杜修贤作为御用摄影师,对于时局变化中的领袖观察还是很仔细的。但人生最后的七年,书中反复出现了衰老孤独的领袖形象,毕竟是人不是神。吉林落流星,秘书念新闻给他听,听了几句就摆摆手不要听了,因为立马感觉大限已到。有关周恩来的片段也很动人,身处漩涡中心的他只能勉励做到扶大厦之将倾,力挽狂澜只能是邓来完成了。叶帅的才干知道的不多,但书中的描写看,大概是个周勃兼张良的俊杰,毛临终前有种托付的感觉。

评分

主要是给照片打的~

评分

永远不要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地步,因为其实你周围的人都知道,你不是。利用你的神的地位来斗争自己,这就是一生的讽刺了吧。

评分

大量的图片和史料还是很有价值的,虽然作者的立场暧昧不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