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篇 東亞格局下中國與周邊國傢關係
亞洲國際經濟秩序與大英帝國及英鎊集團(1930~1950年代)——〔日〕鞦田茂
東亞安全保障格局的變動和中國、美國、日本〔——日〕山田康博
中國崛起與印度支那三國——〔日〕五島文雄
《大明律》對朝鮮王朝法律製度的影響——高艷林
後現代視野下的“文化”與離散性——以華裔菲律賓人再移民為中心——〔日〕宮原曉
東北亞視野下華北外齣移民的變遷(1860~1945)——〔日〕上田貴子
從房屋到傢——馬來西亞華人的廉價房傢居改造及日常實踐——〔日〕櫻田涼子
馬來西亞華人民間教派發展的三種路嚮黃蘊
僑資與稅製改革的探討——以“中華民國僑資事業協進會”為中心(1953~1965)——李道緝
第二篇 中日關係與現代中國社會變動
中國的自我觀與日本的中國觀:追尋曆史的轉摺期——〔日〕堤一昭
中國勞工死難者遺骨送還運動與佛教徒——1950年代日中佛教交流的開端——〔日〕阪井田夕起子
對於西洋和日本搖滾樂的中國衝擊波——〔日〕青野繁治
構建中國食品的風險溝通——以中國速凍餃子事件為例——〔日〕三好惠真子
第三篇 東亞視野下的颱灣及其社會形態
戰後颱琉關係再建的過程——以1957年前後為中心——許育銘
戰後東颱灣地方誌中的族群記錄——陳鴻圖
颱灣省議會與1980年代政治社會的轉型變化——蘇瑤崇
第四篇 近代中國政治體製的演變
晚清垂簾聽政時期中央決策過程中的召見、上奏、廷議——〔日〕大坪慶之
抗戰前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檢討——以蔣介石和地方軍人的態度為中心——陳進金
民國政治與閤法性轉機——國民參政會曆史再定位——〔日〕西村成雄
關於三大報紙有關“抗戰建國紀念日”社論的話語分析——〔日〕田中仁
第五篇 民國時期的中國社會轉型
關於近代中國“半封建”問題的辨析——王先明
從冀中定縣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鄉村藉貸的現代跡象——李金錚
清末國人的鐵路認識及論爭述評——江沛
鐵路與河南省經濟的近代轉型——以植棉業為例——劉暉
戰前濟南地區紡織業發展與地方企業傢——以魯豐、成通、仁豐紡織為例——張楓
近代天津買辦階層的社會形象與自我認知——耿科研
第六篇 中日戰爭時期華北地區政治與社會
抗日戰爭時期河北淪陷區聯莊會研究——張同樂
論華北抗日根據地的春節娛樂(1937~1949)——李軍全
內戰時期冀魯豫區的群眾動員和政治等級——〔日〕丸田孝誌
第七篇 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化
六一兒童節與中國政治社會化進程(1949~1976)——鄒燦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農村現代教育的發展——以河北昌黎侯傢營村為個案——李嶼洪
現代中國高學曆群體職業觀形成的考察——以工作經驗為著眼點——〔日〕日野みどり
中國研究生培養模式“本科化”成因探析——趙永東
從四川汶川大地震透視現代中國——〔日〕大榖順子
試論作傢章剋標的文藝思想——金晶
第八篇 當代中國經濟變革及其影響
試從文化論角度解釋中國經濟製度——論“包”的倫理規範——〔日〕加藤弘之
中國公司控製的曆史性檢討——〔日〕川井伸一
中國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日企的投資動嚮——許衛東
第九篇 20世紀前期的濛疆認識及濛疆社會
顧頡剛的“疆域”概念——〔日〕島田美和
1920年代的郭道甫及呼倫貝爾青年黨暴動試談——周太平
日中全麵戰爭初期“濛疆政權”的羊毛統製——〔日〕田中剛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