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是钱穆先生值80岁与88岁高龄时写作的,他将自己的家族与一生见闻娓娓道来。读罢此书,既在平凡的叙述中见到先生的学术传承脉络及思想的变化,并且对当时的一些文人,如熊十力、孟心史、吴晗、傅斯年、冯友兰、梁漱溟等等有一个特别的了解。如先生自己说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不光是写他自己一身一家的琐事,更加能启发那些对近当代人文思想感兴趣的“善论世者”。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这应该是两本书。八十忆双亲比较短,师友杂忆比较长。不论长短,都是情真意切的回忆了当年人情世故,间杂著时自检自省自问。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如何成形延续,一生大事中多少细节堪记,在其简素、有趣的文字中栩栩如生。而且他基本还原当时当地的真实情况,不避讳,不赘言。印...
评分钱先生之学问,仰慕久矣;钱先生之为人,却所知甚少。此等差错,实在有违史迁“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之雅训,更不副亚圣“知人论世”之灼见。 所以,书到手后,如饥似渴读之,如狼似虎阅之,如江河决堤,一贯而下。钱先生之文,因其早年熟习古文家之华章,晚年又遍览理学家之宏...
评分 评分这应该是两本书。八十忆双亲比较短,师友杂忆比较长。不论长短,都是情真意切的回忆了当年人情世故,间杂著时自检自省自问。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如何成形延续,一生大事中多少细节堪记,在其简素、有趣的文字中栩栩如生。而且他基本还原当时当地的真实情况,不避讳,不赘言。印...
评分这应该是两本书。八十忆双亲比较短,师友杂忆比较长。不论长短,都是情真意切的回忆了当年人情世故,间杂著时自检自省自问。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如何成形延续,一生大事中多少细节堪记,在其简素、有趣的文字中栩栩如生。而且他基本还原当时当地的真实情况,不避讳,不赘言。印...
回忆
评分以半文言的形式叙述,看到最后佐以现在的心境,不免有些读不下去了~
评分不可错过
评分#1990.8.30-2015.8.30 钱穆先生逝世25周年纪念# 同类学者回忆录中的佼佼者,信息量大,又极见真情,无怪乎至今誉满天下。强推!
评分钱宾四先生 为人 为学 为师 似吾心中之明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