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钱穆
出品人:
页数:398
译者: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22.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15614
丛书系列:钱穆先生著作系列
图书标签:
  • 钱穆
  • 回忆录
  • 传记
  • 民国学人
  • 历史
  • 人物
  • 九州出版社
  • 社会学
  • 亲情回忆
  • 师友情深
  • 人生往事
  • 家庭记忆
  • 成长历程
  • 岁月痕迹
  • 情感记录
  • 文人回忆录
  • 双亲故事
  • 生命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是钱穆先生值80岁与88岁高龄时写作的,他将自己的家族与一生见闻娓娓道来。读罢此书,既在平凡的叙述中见到先生的学术传承脉络及思想的变化,并且对当时的一些文人,如熊十力、孟心史、吴晗、傅斯年、冯友兰、梁漱溟等等有一个特别的了解。如先生自己说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不光是写他自己一身一家的琐事,更加能启发那些对近当代人文思想感兴趣的“善论世者”。

作者简介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目录信息

八十忆双亲
一 前言
二 七房桥
三 五世同堂
四 先祖父鞠如公
五 先父之幼年苦学及科名
六 怀海义庄
七 先父对余之幼年?诲
八 先父之病及卒
九 先母来归
一○ 先母寡居
一一 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
一二 先母之卒
师友杂忆

一 果育学校
二 常州府中学堂
三 三兼小学
四 私立鸿模学校与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
五 后宅初级小学
六 厦门集美学校
七 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
八 苏州省立中学
九 北平燕京大学
一○ 北京大学
一一 西南联大
一二 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一三 华西大学四川大学
一四 昆明五华书院及无锡江南大学
一五 新亚书院(一)
一六 新亚书院(二)
一七 新亚书院(三)
一八 新亚书院(四)
一九 新亚书院(五)
二○ 在台定居
附录
一 怀念我的母亲
二 怀念我的父亲
三 胡公秀松墓碑记
四 纪念张晓峰吾友
五 故友刘百闵兄悼辞
六 回忆黄季陆先生
七 悼念苏明璇兄
八 怀念老友林语堂先生
九 悼亡友张莼沤先生
一○ 王贯之哀辞
一一 我和新亚书院
一二 九十三岁答某杂志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书当知言外之意,写一字,或者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三句为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 故知学问向前,在遥远之进程中,自不免许多意料不及之枝节曲折,错歧复杂,有违初心者。 人生最大的学问在求能虚此心,心虚始能静。若心中自恃有一长处即不虚,则此...  

评分

评分

评分

钱宾四撰,以浅易文言文写成的一本散文集,难得!大旨在于回忆双亲和师友,笔法简练而不失款款情致。此书回忆幼年家庭生活和少年求学之部分尤值得一读。从宾四先生回忆家庭生活的点滴中,我们可以窥见钱氏家族何以出了钱穆、钱伟长叔侄两位大师。此外作者读书求学的经历也给人...  

评分

这应该是两本书。八十忆双亲比较短,师友杂忆比较长。不论长短,都是情真意切的回忆了当年人情世故,间杂著时自检自省自问。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如何成形延续,一生大事中多少细节堪记,在其简素、有趣的文字中栩栩如生。而且他基本还原当时当地的真实情况,不避讳,不赘言。印...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让人内心充满平静。

评分

这本书最早十五年前读的是三联精选本,文中错误不少。这十五年中,也曾重读此书,想来对于民国学术的关系,皆受此书启蒙。今日复读此书,依然感慨万千。宾四先生之史笔,暗含春秋褒贬之意。反复讽诵,方得一见。

评分

真挚感人,字里行间感受其时代,其人之风范!

评分

这本书最早十五年前读的是三联精选本,文中错误不少。这十五年中,也曾重读此书,想来对于民国学术的关系,皆受此书启蒙。今日复读此书,依然感慨万千。宾四先生之史笔,暗含春秋褒贬之意。反复讽诵,方得一见。

评分

#1990.8.30-2015.8.30 钱穆先生逝世25周年纪念# 同类学者回忆录中的佼佼者,信息量大,又极见真情,无怪乎至今誉满天下。强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