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的中文版2004年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此次修订再版,译者对第一版作了全文校订,增加了一些注释,并撰写了再版后记。2010年10月14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向读者大力推荐《国家的视角》,称赞《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出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界产生的相当大的影响力,对其独到的观点和清晰的论述也给予了很高评价。
詹姆斯•C.斯科特,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Sterling)教授,农业研究项目主任,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以及耶鲁大学国际和地区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会成员。
先从从林业、赋税、土地制度、度量衡、姓氏、城市规划、革命、集体农业的具体案例谈大型规划中的极端现代主义,然后回到认识论谈地方性知识/实践知识。 如书名所说,确实是“国家的视角”,主要从剖析规划者为什么以及如何执迷于清晰化和规整化,但Scott其实也有讲不少来自“规...
评分上路前,抓了几本书,其中就有这本。在火车上看完这本书后,收获很大,感想也很多。我不知道从应该如何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读后感。这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证据充分,分析深入,有理有据,观点中肯,很多分析判断让人信服,应该说是一本好书,可是在这本书有让我对有的东西有...
评分读《国家的视角》后 耶鲁大学的政治学和人类学教授James C.Scott的《国家的视角》一书,曾在十多年前被同事、同仁屡屡提起,彼时我还是一个NGO(公益组织)的一名专职员工,然而直到如今我才把这本书读完。读完之后,也刚好应了那句话:知识与实践刚好相结合起来。作为曾经在NG...
评分这本书其实我很早就买了,一直搁着没有阅读,主要是基于三个原因:一方面,政治社会学(虽然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政治人类学家,他的很多作品确实是非常经典的政治人类学探讨,但我始终认为这是一部政治社会学作品,甚至社会学的痕迹都值得商榷)毕竟是我的“副业”;另一方面,...
评分上路前,抓了几本书,其中就有这本。在火车上看完这本书后,收获很大,感想也很多。我不知道从应该如何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读后感。这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证据充分,分析深入,有理有据,观点中肯,很多分析判断让人信服,应该说是一本好书,可是在这本书有让我对有的东西有...
翻译无比烂
评分朱晓阳对斯科特最大的不满足/不满意,应该和这本书的主题有关。诚然,将国家与地方对立起来,可以使历史图景清楚无数倍,但二者之间确实存在的合作,互相(!)利用使得图景变得复杂。在更微观的层面,当国家以邻居的形式出现在自己身边时,何为国家,何为当地,何为简单化知识,何为实践化知识,一切都不再清晰可辨。这是国家尊重米提斯的表现呢,还是实现全面控制的表现呢?
评分斯科特警告到,当现代国家对于对于自然/社会的规划控制的盲信(被称为High Modernism的意识形态)同强国家/弱公民社会结合,就会产生历史性的灾难。他通过考察诸多学科的例子(从城市规划到生态农业)阐明,科学理性的规划往往无法穷尽系统的复杂性,且同时服从于特定政治经济利益而有所盲目。斯科特并不浪漫地否定现代国家,但他指出制度设计必须尊重“metis”,即灵活的、情景的、与环境互动中产生的实践性智识。
评分斯科特警告到,当现代国家对于对于自然/社会的规划控制的盲信(被称为High Modernism的意识形态)同强国家/弱公民社会结合,就会产生历史性的灾难。他通过考察诸多学科的例子(从城市规划到生态农业)阐明,科学理性的规划往往无法穷尽系统的复杂性,且同时服从于特定政治经济利益而有所盲目。斯科特并不浪漫地否定现代国家,但他指出制度设计必须尊重“metis”,即灵活的、情景的、与环境互动中产生的实践性智识。
评分20141028 华师大图书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