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的中文版2004年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此次修订再版,译者对第一版作了全文校订,增加了一些注释,并撰写了再版后记。2010年10月14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向读者大力推荐《国家的视角》,称赞《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出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界产生的相当大的影响力,对其独到的观点和清晰的论述也给予了很高评价。
詹姆斯•C.斯科特,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Sterling)教授,农业研究项目主任,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以及耶鲁大学国际和地区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会成员。
这本书很有名,太有名了,但是我认真读之前没想到他竟然是这么坚定的无政府主义。 这本书前前后后批评了一大堆看上去没什么关联的东西,但是总起来看,其实就是批评了两件事,一是“认识论知识”或者说规范的正式知识的拥有者(也就是科学家们)对这些知识的盲目信任和对metis...
评分“我在头脑里建造一座样板城市,可以按照她来演变出所有可能的城市来,”忽必烈说,“她包含一切符合常规的东西。鉴于现有的城市都或多或少偏离常规,我就只须预先料想到常规的种种例外,便能计算出它们最可能的组合形式来。” ...
评分据说对技术的批评从老子就开始了,前卫的老子成为了两千年后与海德格尔遥相呼应的素心人,而中间这段浩浩荡荡的时间光谱里,只要你想得出,尽可以把姓氏字母从A到Z的人塞进去。不信?18世纪以来,仅举以B开头的——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评分 评分一本厚书,除非专门研究者,否则很难读完。导言基本涵盖了文章内容,但行文和翻译比较绕口。我就按照中国读者习惯的方式,对导言进行了再次压缩,有引用原文的,有按照我自己的理解重新编写过的,应该没有改变原意。 这是一个知识上的迂回旅行,我本来要去一个地方,结果顺着...
斯科特警告到,当现代国家对于对于自然/社会的规划控制的盲信(被称为High Modernism的意识形态)同强国家/弱公民社会结合,就会产生历史性的灾难。他通过考察诸多学科的例子(从城市规划到生态农业)阐明,科学理性的规划往往无法穷尽系统的复杂性,且同时服从于特定政治经济利益而有所盲目。斯科特并不浪漫地否定现代国家,但他指出制度设计必须尊重“metis”,即灵活的、情景的、与环境互动中产生的实践性智识。
评分或可视为奥克肖特政治理念的案例分析
评分这本书真厚啊,我第一次认真地读下来了(很久以前读的)。当时是追着Jane JACOBS阿姨的书,就追到了这本。当时买来当八卦看,后来发现有很多观点很合自己意。
评分感谢慷慨兄介绍,不然我这个缺乏政治头脑的人很难接触到这本书,政治学的明确直击与人类学的他者化叙述,让我对自己日用而不知的思维方式有了深刻理解。我想如果很多政治史和新文化史主题的研究者如果能够接触这本书,他们的研究结论要上一个层次,同时该书依然是一个线条框架,洞见的跃出必然导致对许多枝节的隐没。无论是延续进行发挥,还是跳脱发其未见,松土之后的空间广阔许多。
评分“米提斯”、“地方性知识”都是重要的概念。并没有反对科学主义,而是认为科学主义在实践过程中因为集权政治与过于自负,使得科学成为一种迷信,进而成为不科学。围绕核心问题意识展开的论述,比《弱者的武器》更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