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个人特色的纪传体断代史;1979-2012的中国微叙事
《一个一个人》是一部纪实散文集,时间跨度三十年,从七十年代末到今天,记录了作者一路走来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所属年代的烙印。他们出现在作者的各个人生阶段:乡村生活、求学经历、打工生活、记者生涯。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农民、工人、电视台记者、商人、诗人。小人物的生活正是大时代的碎片,一幅幅肖像构成了一个长卷——中国社会的画卷。
■装帧设计
本书由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装帧设计。书名及腰封文字由古琴演奏家成公亮题写。他的琴声曾被德国《法兰克福评论》称赞为,“从大自然中偷听来的音响和动静”。
设计灵感源于“破损斑驳的旧书”,喻指光阴的流逝。这本书的内容、外观皆为时间所打磨。时间碾过微渺的凡人,只留下一些终会被遗忘的故事。书中小人物被遗弃、被损害的命运,与封面设计的破旧感互为衬托。尽管如此,书和人都保留着自己的性格,以及在岁月之中,对善良和真挚的一些坚持。
在这本书里,你还会看见过去三十年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时代气息的物品,比如小人书、“大前门”烟盒、磁带的歌纸、照相馆简陋布景的黑白照,作者的相片也从黑白逐渐过渡到彩色,伴随着服饰的变化,最终是人的变化。整本书最初是泛黄的纸张,最后是明亮的纸页,暗示着岁月的积淀。朱赢椿通过设计,将时间感、书籍之美、哀而不伤的尊严融合在一起。
申赋渔,著名专栏作家。1970年11月生于江苏泰兴。金陵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师、南京日报专栏记者。长期进行“新新闻主义”写作。2008年,出版纪实文学《不哭》,被评为当年“中国最美的书”。2009年,出版生态文学作品《逝者如渡渡》,该书获得了“冰心儿童图书奖”和“金陵文学奖”。2010出版《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不哭》和《光阴》,由著名设计师朱赢椿担任装帧设计,使书本兼具了艺术品的气质。《一个一个人》是两位创作者的第三度合作。
没写书评有很久了,一来最近看的书越来越少,其次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时间也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来记录阅读的感受。 而手边的这本书着实有些特别,竟让我有了那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想要写点什么。 书的名字很别致,一个一个人,极简,却又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书的主要内容。一个一个人,也...
评分 评分没写书评有很久了,一来最近看的书越来越少,其次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时间也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来记录阅读的感受。 而手边的这本书着实有些特别,竟让我有了那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想要写点什么。 书的名字很别致,一个一个人,极简,却又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书的主要内容。一个一个人,也...
评分我在微博上关注了随园书坊、和风书院、新青年之类的书店微博。这是我一部分阅读的参考来源。大概是从一个月前开始,大家频繁地提及《一个一个人》。 周云蓬出《绿皮火车》时,在微博里面写到过,出版商很尽心,因为老周是盲人,所以在制作书面时,选了好几种纸张让他感受...
一年前听朱嬴椿的讲座,最喜欢的就是这本。他对这本书的设计的用心程度,或许身为朋友的申赋渔都感动至深吧。他所经历的那些故事,生命中的一个一个人,在春运时被骗走车票,不肯做假证而被冤入狱,被老乡骗到工厂交钱……那些身边坚持理想的和放弃了理想的朋友……并未觉得被精心的设计抢去了文字的风头
评分四个字,一言难尽。好在有个光明的结尾。
评分作为想太多的文盲,这本书让我明白自己“徒长岁数不增智”之余,竟然还很开心,尤其是《一个寻找小喇嘛的人》。愈发相信“人,都是好人。
评分装帧刻意而且简陋,文章so so。
评分今天才到的书,一口气读完,字里行间有南京熟悉的各个角落。书籍装帧是随园书坊朱赢椿老师设计的,这个在南师大校园工作室里天天看蜘蛛蜗牛小爬虫的中年男人,给这本书创造了浓厚的氛围!所有小细节都不经意间插播进来。纸张颜色从泛黄到逐渐明亮,申赋渔说,这是时光在逼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