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隐喻:棕皮手记·评论·访谈》主要内容:于坚的写作大体起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他是一开始写作就受到关注的写作者,现在他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个名人,是中国先锋派诗歌的代表之一,他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中国以外的世界的一些地方;另一方面,于坚既然是一个诗的探索者,这也就注定了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满分给世纪末的棕皮手记,为其原创的密度和灼热。于坚始终是个诗—思者,针对“隐喻”、腐朽、意识形态工具、普通话写作、全球化…诸凡文字乍看刀刃向外、不容置喙,实是其左右互搏式的自我思辨,时间甬道中的内心挣扎,虽不无漏洞,却是混沌一体,着力于从隐喻后退,对存在进行诗性关照,与大地同呼共吸。
评分| I206.7 /Y742A
评分作者冷眼看一些当代虚伪的文人的描述实在是形象、深刻。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评分诗札记或随笔这种东西,读多了反胃,不如诗话
评分于坚早就盛名在外,我却很少读他的诗和言论。极少的一次阅读经历是在衡水学院图书馆的一本年度作品集中偶然读到了他关于“何以为诗”的一篇言论,题目忘记了,但是他与世俗或者说是传统迥然不同的看法,实在精彩。据大我两届的舍友介绍,于坚生活中的言谈的确也是如此不俗。单是读了他的部分文章,我就再也没有理由怀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