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民国外交史权威学者唐启华教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奉献给读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案”发现的《陆总长在和会专电》,即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发电原件,重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历史。对“北京政府对和会有无准备”“山东交涉失利与亲日派之关联”“如何看待中国在和会外交的失败”等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
唐启华,台湾历史学家,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国际关系史博士,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现任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特聘教授、东海大学历史学系专任教授兼系主任。民国外交史研究权威,专长中英外交史、近代中国外交史、中国与国际联盟。
多数人都是认为,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是最大的失败者,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表面上是英、法、美三国的“分赃会”,但其实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改变了中国民主进程。本书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大量爬梳整理收存于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
评分巴黎和会、无私运动、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对于这段历史,这大概已经成为定论。但作者依据最新考察的档案资料,逐渐使巴黎和会参与者的形象清晰、全面起来。对于谈判的艰难、国内的影响、国际的施压,如果不是通过此书深究,可能这样的历史将永远尘封。
评分本书是民国外交史权威学者唐启华教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奉献给读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案发现的《陆总长在和会专电》,即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发电原件,重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历史,对“北京政府对和会有无准备”...
评分多数人都是认为,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是最大的失败者,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表面上是英、法、美三国的“分赃会”,但其实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改变了中国民主进程。本书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大量爬梳整理收存于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
评分5年前,因参与《“五四运动”90周年》专题,翻了不少档案,读了10本书,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爱国运动”之类标签,虽不以为然,但几个疑点,始终未找到答案: 1、北洋政府对巴黎和会为何毫无准备? 2、美国总统威尔逊干吗百般提携中国? 3、梁启超...
外交官的宿命即忍受当代民意的误解和身后历史的曲解,知我罪我,方看我们从哪个层次期许自己。
评分略沉闷,为陆、曹、王、章翻案。
评分拨开历史迷雾,还原事件真相。宣传的历史往往与真实的事件存在差异。
评分突破当时政治宣传,超越悲情民族主义
评分诸公擘画,不惜令名。内外交困,左支右绌,外交一事,可谓艰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