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笛福,英國18世紀著名文學傢,被稱為英國現代文學第一人。其最著名的作品為1719年齣版的《魯濱遜飄流記》,奠定瞭其作為英國現代文學鼻祖的地位。《倫敦大瘟疫親曆記》齣版於1722年,其影響僅次於《魯濱遜漂流記》,本書是第一個中文版本。本書詳細記述瞭發生於1665年的倫敦大瘟疫的情況。在這次大瘟疫中,倫敦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
——《伦敦大瘟疫亲历记》读后 大家都记得英国现代文学的鼻祖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可是很少有人提起笛福的另一部作品《伦敦大瘟疫亲历记》,这部常常被人遗忘的经典,用笛福的话来说是:“用另一种囚禁的生活来描绘某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
評分《瘟疫年纪事》写的大瘟疫发生在17世纪60年代的英国伦敦。笛福用纪实的手法,全书没有主角,也没情节,读起来不像小说(在我看来很像报告文学)全景记录了那场瘟疫中伦敦城的恐惧和死亡:贵族和有钱人都逃之夭夭,江湖骗子粉墨登场,平民百姓无处可逃,只能在死亡线上挣扎、死...
評分笛福的瘟疫伦敦 ——《瘟疫年纪事》译后记 许志强 一 1664年岁末,伦敦爆发了瘟疫。在伦敦东部的圣迦尔斯教区,起初只有三人死于瘟疫,惊惶的谣言却传遍全城。官方发布的《每周死亡统计表》的数字时高时低,...
評分偶然的机会,买到这本书 当猪流感开始喧嚣的时候,我慢慢的看完了这本书 说实在的,书写的有些啰嗦,有些混乱,恰如瘟疫引起的混乱 清楚的记得的,倒是书最后的一句: 1665年,伦敦发生了空前未有的大瘟疫,10万人死于瘟疫,但是,我活下来了!(记忆不清,难免错误,^_^) ...
評分一直以為這是本老古董, 原來自己讀的時候剛剛纔齣版...... "10萬人死於瘟疫, 但是, 我活下來瞭!", 對我來說當時就是這句話讓書裏冗長的瘟疫發展一下子變得有意義瞭.
评分太tm有用瞭。
评分因加繆《鼠疫》前言“用另一種囚禁生活來描繪某一種囚禁生活,用虛構的故事來陳述真事,兩者都可以取”而來。全景式觀照紀錄(數字、全景關照多種身份的人物,慈憫之鄰,亦有起惡搶劫如看護者),沒有明確而高聚焦的某一位主人公,與《鼠疫》中做事和去英雄化的人物可互文。自救(三個手工人與一群人的逃離、一路博弈和彼此救助);笛福肯定瞭各種職位身份做事者之外,也有相當多人性探討與救治反思:友善仁慈的請求與當地紳士的仁愛迴報,疫情緩和後無所畏懼的無知與固執的返迴,懺悔與宿命。關注瞭各種次生災難(餓死,被看門人殺害等),經濟(麵包價格,市麵,賑災方式)。 沉睡中誤搬上運屍車的吹笛盲人,跟在妻兒所載的運屍車後悲痛欲絕的男人。譯作亦與現實交織在一起(非典之後)。 笛福和譯者提供求生藉鑒和隨之發生的思想災難的應對啓示。
评分猶如親身經曆般~
评分太tm有用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