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专家在中国

苏联专家在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沈志华
出品人:
页数:464
译者:
出版时间:2003-5-1
价格:26.00
装帧:平装(无盘)
isbn号码:97875078225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苏关系
  • 沈志华
  • 苏联
  • 当代历史
  • 经济
  • 近现代史
  • 历史学
  • 苏联专家
  • 中国
  • 历史
  • 外交
  • 科技
  • 合作
  • 20世纪
  • 冷战
  • 知识分子
  • 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专门考察1948-1960年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历史。

在现代国际关系史,特别是近10年兴起的冷战国际史(或称新冷战史)研究中,最吸引各国在学的研究领域之一是中苏关系。中苏同盟的建立、变动及共结果,无疑是现代社会主义历史及冷战国际历史中最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也是历史学家最为注重的研究课题之一。其原因在于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决定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而且影响了东西方两大阵营近半个世纪冷战对峙的格局。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学术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出现了某种质的飞跃。由于冷战的结束拉开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各国研究者以在观念上突破冷战环境及其思维定式的束缚,从客观的角度考察中苏关系变动的全过程,从而取得不少令人信服的成果。

作者简介

沈志华 1950年出生,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

目录信息

绪言 第一章 逐步靠拢:斯大林时期之一(1948~1949) 第二章 缔结同盟:斯大林时期之二(1949~1953) 第三章 共度蜜月:赫鲁晓夫时期之一(1953~1957) 第四章 走向分裂:赫鲁晓夫时期之二(1958~1960) 结论 后记 征引和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仔细看了一遍《苏联专家在中国》(最新一版,2015)。借着苏联专家这个题目,对当年的中苏蜜月以及反目成仇有了一个轮廓式的了解。再一次证明:历史真不是教科书上的样子,也不是政治话语中的样子。 中苏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上溯到民国、晚清的中俄关系、下延到当今的中俄关...  

评分

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原则贯彻国家间交往始终,社会主义国家莫不如是,但在一定阶段,却总流露出无产阶级兄弟的共同历史视野和理想主义追求,苏援中,中援越,莫不如是,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全心投入,这是红色历史带有的特殊的感动。 当然带给人的思考不限于沈志华的结论,问题在于...  

评分

苏联专家是共和国成长史上不可磨灭的一段历史,由于涉及到政治宣传,其中是非多扑朔迷离。沈志华先生是冷战史研究泰斗,通过对已公布的苏联档案、国内文件以及当事人的采访,对1948年到1960年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宏观政策和实施细节进行了巨细靡遗的整理叙述。 在叙述过程中,作者...  

评分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交往,要么是维护团结统一,不顾他人(或放弃自己)的主权和利益;要么是以主权和平等原则遭到破坏为由,断绝相互之间的一切往来。不是不分你我的朋友,就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两国相好——大家以兄弟相称,高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掩盖了一切分歧和矛盾。...

评分

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原则贯彻国家间交往始终,社会主义国家莫不如是,但在一定阶段,却总流露出无产阶级兄弟的共同历史视野和理想主义追求,苏援中,中援越,莫不如是,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全心投入,这是红色历史带有的特殊的感动。 当然带给人的思考不限于沈志华的结论,问题在于...  

用户评价

评分

即便苏联的倾力相助确实曾经在中国的国防建设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我们的军工人做到现在的水平依然堪称是一个奇迹!

评分

苏联专家万岁!国际主义万岁!

评分

1. 几乎每一个负责接待苏联专家的干部都说起过“有理扁担三,无理三扁担”这句话。2. 周恩来认为,苏联全面撤退专家,“这是把党的原则上不同的意见、理论思想上的一些争论引到两个兄弟国家的关系上来了,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违背原则的事情。”

评分

毛要阶级斗争不停斗其乐无穷,赫鲁晓夫要和西方和平共处,这才是苏专家撤离的主要原因

评分

恁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