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专门考察1948-1960年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历史。
在现代国际关系史,特别是近10年兴起的冷战国际史(或称新冷战史)研究中,最吸引各国在学的研究领域之一是中苏关系。中苏同盟的建立、变动及共结果,无疑是现代社会主义历史及冷战国际历史中最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也是历史学家最为注重的研究课题之一。其原因在于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决定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而且影响了东西方两大阵营近半个世纪冷战对峙的格局。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学术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出现了某种质的飞跃。由于冷战的结束拉开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各国研究者以在观念上突破冷战环境及其思维定式的束缚,从客观的角度考察中苏关系变动的全过程,从而取得不少令人信服的成果。
从苏联专家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作用看,太重要了。当时搞建设真的太需要他们的援助了,技术上,管理上。这么来看,叫一声大哥,没错!老哥,更亲热,所以应该是叫老大哥呀! 从苏联专家的个人经历看,在他们的一生中,真的很难忘。一位苏联专家说,这是他一生中过得最好的...
评分一直很喜欢中国近代史。但是这种喜欢一直停留在高中、初中历史课本的层面。只知道苏中关系起初很好,是兄弟国家,苏联也经常帮助我国。后因各种原因撤回资助,和科研人员,苏中关系彻底决裂。那么,苏联的专家都帮助了中国什么,对我国的后续发展又有什么帮助和影响呢。对于这...
评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交往,要么是维护团结统一,不顾他人(或放弃自己)的主权和利益;要么是以主权和平等原则遭到破坏为由,断绝相互之间的一切往来。不是不分你我的朋友,就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两国相好——大家以兄弟相称,高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掩盖了一切分歧和矛盾。...
评分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学术界第一部较为全面研究苏联专家的学术性著作,为我们再现了一段独特的历史。讲的主要是1940年代末,成千上万的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纷纷来到这片陌生的国土,他们胸怀革命的理想,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国...
评分沈志华的书向来以档案丰富著称,这本书也不例外,收集了很多能收集到的档案,内容很充实,作为市面上唯一的关于苏联在华专家的书,也比较难得,但书的装帧实在太差了,09年再版的书,感觉和九十年代出版的差不多,实在让人不爽。整本书紧紧围绕苏联援华专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描...
最后结论写的比较好。
评分恁强
评分毛要阶级斗争不停斗其乐无穷,赫鲁晓夫要和西方和平共处,这才是苏专家撤离的主要原因
评分恁强
评分以小见大,结论部分颇为精当,史料的梳理也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