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他在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因此人们惯称他为孙中山。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发动一系列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1921年,在广州组织军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发起第一次国共合作。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终年59岁。194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早年接受教会教育,对世界局势具有深刻的认识。他是最早提倡以暴力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的革命者之一,“起共和而终帝制”。他提出的“三民主义”等政治纲领亦影响深远。晚年推动联俄容共、国共合作政策,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迅速发展,是海峡两岸都备受敬重的革命先行者。
《建国方略》是辛亥革命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孙中山为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启发与唤醒全社会的民众,开创未来社会建设新局面而撰写的重要著作。本书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部分组成,提出了一套系统地建立新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规划,描绘出一幅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它不但是孙中山政治思想和建国思想的光辉结晶,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实
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潜心思考中国革命,然后写下了这本《建国方略》。这本书中孙中山展示出了他脑海中的宏伟蓝图——《实业计划》。 孙中山一向高喊实业救国,修路造港。可惜袁世凯给他的一个月三万大洋的银元全被他吃喝买军火二次革命了。袁世凯人后一句“大炮”也让孙大炮...
评分 评分最近迷上了研究《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 of Order),发现孙中山的《民权初步》就是根据<罗伯特议事规则>写的。才发现。 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出现了多么大的断层啊!! 。。。。。。。。。。。。。。。。。。。。。。。。。。。。。。。。。。。。。。。。。。。。。...
评分虽有大炮之嫌,但是读过本书后还是要慨叹国父之才。 国父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论述知难行易,又用了余下的三分之二来勾画了他的宏伟蓝图。我们可以说他过于乐观了,但是在那个时代,没有这样的乐观,革命又怎能坚持下来。 反问,100年了,国父的大略,我们实现了多少?
评分孙先生之建国设想。
评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要操作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志存高远还是很好的。
评分一本建国方略不足以了解孙中山的全部。
评分连港口在哪里都要自己设计好,实在不是有主义的领袖该干的事情
评分一本建国方略不足以了解孙中山的全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