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1775—1834)是与蒙田并列的具有世界声誉的一大家.兰姆在他的随笔中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文风,那是个性毕露、披肝沥胆的——读了他的随笔,就了解了他的个人经历、性格和感受。因此,他说过:他的随笔集,不需要序言来介绍,因为他的每篇随笔都是自己的“序言”。他的文章写得文白交错、迂回曲折而又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这是由他那不幸遭遇所形成的性格,以及他那博览群书所养成的“杂学”所整个决定的。他的风格像是突破了重重障碍、从大石下弯弯曲曲发芽生长、终于开放的一朵奇花。他的随.笔写作,是把个人的不幸升华为美妙的散文作品。他常常板着面孔说笑话。两剿伊利亚随笔肿贯串着一种别人无从模仿的幽默感。这种幽默乃是一颗善良的心所发出的含泪微笑。
兰姆的散文早已成为经典。这经典中都写了些什么呢?什么都写,涉及人生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读书、论画、说牌、叙旧、怀古、言情、修传、拾轶……总之,社会百般无所不谈。但其精彩还不在其题材和内容,而在他在这些题材和内容里发掘了赋予了新的意义。他作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高度个性化的吐属中包含了众多不同的声音,清浅通俗的表达中伴随着凝重文雅的情调,亲切易解的文句中而兼具着古香古色的气氛,日常现实的题材中凝聚着传统与文化的积淀,民俗与历史的联想,诗情与画意的沾润,因而比一般文人笔下的东西丰富得多,具有了多方面的广阔与厚度。本文是一件多彩衣,一具百宝箱,一座众生相的活画廓和一部最迷人心魂的有趣的散文集。
原本是看到有文章提到寻找《伊利亚随笔》(英文)的故事,google到了这里。自己是中英文都没读过,照理没有发言权的。但从shelleyyuki评论中提供的几个例子看,高先生的这个译本恐怕不会太好读,至少,有点矫柔造作,甚至,恕我不敬,有点造字数的嫌疑。自己做过媒体的文字翻译...
评分兰姆的《伊利亚随笔》,令我联想到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你看,伊利亚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兰姆,而伯纳多.索阿雷斯也基本上等同于佩索阿,而且,兰姆(伊利亚)与佩索阿(索阿雷斯)都曾是朝九晚五、兢兢业业的小职员,生活的年代虽然不同,大致轮廓却相当。可是,这两...
评分 评分很有名气的一本随笔,可惜不是我的菜。可能我的文学鉴赏水平不够,所以欣赏不了这本随笔,里面各种引用典故的地方实在多了点。我觉得要完全理解这本随笔的前提是对英国的历史文化有相当了解度才行。否则看几行字看一下下面的注释实在是有点影响阅读的乐趣。
评分书当然是好书,翻译也是没话说的. 只是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我看萧老译的<尤利西斯>时也同样遭遇到了. 这本书是随性的漫谈,不讲大道理,是轻松幽默的风格, 所以看这本书本应该不吃力的. 然而由于大量漫长的注释(当然,这不是关键所在,比起现在许多书根本没什么注释的潦草态度,这...
翻译不错的!期待刘炳善版本
评分实在不喜欢译文
评分隔
评分翻译不错的!期待刘炳善版本
评分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