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男儿血

十万男儿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西苑出版社
作者:李幺傻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3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51023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纪实
  • 中国
  • 记者
  • 为陕西军树碑立传的一本书
  • 黑社会
  • 还可以
  • 立马中条
  • 现实的力量
  • 抗日战争
  • 战争小说
  • 历史小说
  • 民族精神
  • 爱国主义
  • 军旅
  • 烽火
  • 热血
  • 英雄
  • 长篇小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万男儿血:中条山保卫战(1938-1941)》的作者在查阅和搜集大量有关中条山保卫战和中条山战役的抗日战争史料,以及采访和记录二十多位抗战老兵的口述资料基础上,全面还原了长达三年的中条山保卫战中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场景,既突出了国共两党携手抗战的感人事迹,又颂扬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坚韧精神,是一部兼具历史和文学双重价值的佳作。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引子
这是中条山保卫战后发生的一幕幕感人的故事。然而,中条山保卫战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役?十七路军又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
第一章 陕西军东征
十七路军,是一支异常神勇的部队。因为和同一条战线上抗战的八路军联系紧密,军中又有众多的共产党员,老百姓称十七路军为"七路半";因为他们依托中条山顽强阻击日军,连战连捷,国民政府称十七路军为"中条山的铁柱子";因为日军无法占据中条山,进而渡过黄河,侵占西北,日军称十七路军为"盲肠炎"。
十七路军,就是西安事变后经过改编的杨虎城的部队,也是我的家乡陕西的部队。
第一节 陕西每县都有数百人战死疆场
第二节 不抛弃,不放弃
第三节 誓师出征,渡河抗日
第四节 雪花山之役
第五节 彭德怀传授游击战术
第六节 孙蔚如挥师东征
第二章 永济保卫战
然而,历史上陷入如此死地,能够反败为胜的,又有几人?
项羽破釜沉舟,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成功了;韩信背水结阵,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胜利了;赵括被秦军切断后路,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全军覆灭;马谡独上高岗,也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身首异处;张灵甫独上孟良崮,还是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还是失败了……陷入死地而能够生存的,找遍历史,也仅有项羽和韩信,而失败的例子举不胜举。
第一节 卫立煌到延安
第二节 西阳河战役
第三节 激战尧王台
第四节 夜雨中的西姚温村
第五节 血染永济
第六节 挺进中条山
第三章 共产党帮助整军
毛泽东又问,靖国军都投降了,杨虎城怎么没有投降?孔从洲说,杨虎城高举靖国军的旗帜不倒,主要是受党的影响,他的部队里有很多共产党员,在榆林时就认识魏野畴,他是陕西兴平人。
毛泽东说:"哦,陕西出人才,李自成是陕西人,司马迁是陕西人,魏野畴是陕西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有著作呢,他对西北军的影响不小。以后呢?"
第一节 孙蔚如保护地下党员
第二节 以八路军为榜样
第三节 看看这些二鬼子
第四节 武士敏和高桂滋
第五节 日酋的忏悔
第六节 游击战遍地开花
第四章 六六血战
6月6日午后,日军攻破了陌南镇,双方展开了巷战,一七七师的官兵死战不退,先是一条街道一条街道的拼杀,后是一间房屋一间房屋的争夺,喊杀声、爆炸声、怒骂声、喘息声,枪与枪相撞、刀与刀相击的声音,弥漫在陌南镇的上空。每一条巷道里,每一块地面上,每一堵围墙下,每一棵树木旁,都是死尸,死尸抱在一起,摞在一起,连在一起。鲜血顺着街巷向前流淌。双方的士兵踩着死尸交战。
第一节 奔袭敌后
第二节 看不懂的防御战
第三节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四节 绝地反击
第五节 三十八军突围
第六节 飞兵北上
第七节 陕西冷娃的复仇之战
第五章 3000壮士跳黄河
车国光第一次向外界披露陕西军跳黄河的历史,是在1986年5月,他的回忆文章收入了当月印刷的《垣曲文史资料》。在这篇文章中,他明确记载,当年从芮城县陌南镇跳入黄河的有1500人,这些士兵都是一七七师的。后来,张恒走访了平陆县的茅津渡、太阳渡、沙口、张峪等地,了解到当年独立四十六旅和独立四十七旅在这里跳入黄河的也有1500人。所以,六六血战的那几天,陕西军跳入黄河的共计有3000人。
第一节 黄河魂
第二节 最可敬的乡亲
第三节 跳黄河有多少人
第四节 寻亲路漫漫
第五节 后死碑
第六节 望原之战
第六章 中条山失守
中条山战役,中国军队一下子失去了这么多优秀将领,实在让人痛心。古希腊时期,力学之父阿基米德被一名罗马士兵砍杀,后世评论说:"这一刀,砍下了一个世纪也难长成的头颅。"而中条山战役,也丧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忠诚将士。
第一节 暴风雨前的宁静
第二节 卫立煌走了,何应钦来了
第三节 中国军队阵地被各个击破
第四节 三位将军同一天殉国
第五节 突围,突围
第六节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第七节 战俘的悲惨命运
尾声
1941年5月,留在中条山的中国军队被日军战败,一部分牺牲,他们至今连姓名也没有留下;一部分逃过了黄河,盼望着能够打过黄河以北来;一部分做了战俘,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
后记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多的一星是给的题材的,内容是个好内容,就是李幺傻的文笔实在不敢恭维,凌乱没有框架,总感觉想到哪说哪。后面进入抗战正题后还稍微写的有条理点,第二章中间以前简直是强迫自己看完的。过多的主旋律颂扬就不说了,叙事也不流畅,一句话翻来覆去重复多遍(例如“十七路军在中...  

评分

15年抗战,究竟还有多少痛史游离在我一个人的视线之外?抚今追昔,感慨万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1985--1994,我的九年义务教育,没有人告诉我滇缅战场,没有人告诉我马占山张灵甫,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铁道游击队,日本鬼子就是靠他们赶跑的...  

评分

15年抗战,究竟还有多少痛史游离在我一个人的视线之外?抚今追昔,感慨万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1985--1994,我的九年义务教育,没有人告诉我滇缅战场,没有人告诉我马占山张灵甫,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铁道游击队,日本鬼子就是靠他们赶跑的...  

评分

15年抗战,究竟还有多少痛史游离在我一个人的视线之外?抚今追昔,感慨万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1985--1994,我的九年义务教育,没有人告诉我滇缅战场,没有人告诉我马占山张灵甫,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铁道游击队,日本鬼子就是靠他们赶跑的...  

评分

在《中天悬剑》这部抗日电视剧中第一次听说了陕军中条山抗战的事迹。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情结和地方观念深重的“老陕 ”,后来就顺藤摸瓜开始研究起了那段少为人知的历史。刚开始只是从网上搜到零星的资料,直到这本书的及时问世,一口气读完。 作者的记者范儿十足,采访...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场不为人知的战役

评分

真是不读书,不知自己无知!

评分

中国抗战胜利了。。惨胜

评分

中条山保卫战,有多少人知道?知道了,有多少人不误读?难,太难了。类似的石牌保卫战、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和桂林保卫战,又有多少人知道?遗忘真是这个民族的天性?

评分

在《中天悬剑》这部抗日电视剧中第一次听说了陕军中条山抗战的事迹。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情结和地方观念深重的“老陕 ”,后来就顺藤摸瓜开始研究起了那段少为人知的历史。刚开始只是从网上搜到零星的资料,直到这本书的及时问世,一口气读完。 作者的记者范儿十足,采访纪实的味道浓重。虽然受访者的一些回忆因为日久经年、认识有限、主观色彩难免会有偏颇错讹,但这些瑕疵不会掩盖这本好书的价值。 红军长征到陕西和西安事变这两个历史事件使得陕军这只部队,在国共两个集团之间位置尴尬---姓"国"却又属于叛变的杂牌。 当然,《十万男儿血》这本书不会去过多纠结这些政治上的是是非非,有的只是一腔的男儿热血。不管是谁,只要他拿起枪抗击日寇,他就是我们的英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