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變人形》是王濛在1985年發錶的長篇小說。
1980年,語言學傢、副教授“倪藻”去歐洲一個城市訪問,住在歐洲那城市的漢學傢“史福崗”(倪藻父親倪吾誠好友)的傢裏,他看到一幅清朝書法傢鄭闆橋的字“難得糊塗”,他想起瞭父親。
倪吾誠是一個遺腹子,齣生在河北省孟官屯的一個地主傢,10歲時,他指責“纏足”是愚昧和野蠻,指責地主吃租是寄生蟲,母親認為他是中瞭邪(北方稱神打,南方稱降頭,是一種巫術)。
母親那邊親戚,一個哥哥對他母親說:“煙槍和媳婦,準能攏住他”,15歲的倪吾誠抽大煙,還跟那哥哥學會瞭手淫(自慰),16歲時,被鴉片奪取精氣神的他病倒瞭,後來成瞭羅圈腿。
17歲,倪吾誠去洋學堂讀書,同時娶瞭母親安排的妻子“靜宜”,母親去世後,他堅決沒有要傢裏的財産,而是去歐洲留學。
19歲,倪吾誠從歐洲留學歸來,在北平當瞭講師,靜宜也接到瞭北平,這時候,他纔發現自己的妻子是“愚昧、麻木、白癡”。
靜宜生瞭第二個兒子“倪藻”之後,帶著自己的母親、姐姐“靜珍”一起到北平,咒罵倪吾誠是“老孫”。
三個女人鬧傢裏,倪吾誠自殺,但是沒有成功。
倪吾誠給妻子道歉,給孩子買瞭《世界名人小傳》,告誡孩子:“一個人該聰明的地方要聰明,該糊塗的時候就要糊塗”。
倪吾誠和歐洲漢學傢“史福崗”談起中華文明的時候說,“中華民國正在四分五裂,中國共産黨在鬍鬧,每個傢裏藏汙納垢,這個國傢幾韆年來沒有幸福,沒有愛情”。
靜宜又懷上瞭第三胎,他決心和靜宜離婚,被靜宜設計阻止瞭,沒辦法,他在門前的老槐樹上上吊“自殺”瞭。
1943年5月,倪吾誠復活,到一個臨海城市當瞭校長,當瞭大日本帝國民眾大會代錶,傢裏沒有這個迂腐的留學生教師之後,反而更加奮進瞭。
1946年,倪吾誠去瞭中國共産黨占領的解放區。
1949年,倪吾誠跟著毛澤東、周恩來、硃德等以勝利者的身份迴到北京。
1950年,倪吾誠在兒子倪藻的幫助下和母親離婚。 倪吾誠再婚後,不久又離婚瞭,他嚮兒子抱怨“婚姻和傢庭妨礙瞭我的潛力的發揮”。
倪吾誠晚年視力模糊將近10年,後來右腿摔斷,最後腦子軟化,他死的時候,送葬的人都很少,一生混得很差。
王濛(1934-),河北南皮人,生於北京。194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53年開始文學創作,以短篇小說,《組織部來瞭個年青人》引起社會關注。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六十年代調往新疆。1978年調迴北京作協,曆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人民文學》雜誌主編、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協 副主席、中國共産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1989年辭去文化部部長之職,專心創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等。
如果说倪吾诚理解西方文明的精髓那也就罢了,事实上,倪吾诚只想改变心目中的“四旧”,他教育大家,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将新鲜肉糟蹋式的与剩菜甚至馊菜煮在一起,在他心中,西方文明是一些细致又实在的意象,比如,鱼肝油、寒暑表、洗澡、活动变人形、童话、孩子温馨恬美的微...
評分这本小说有点闷,或许底子薄,后半段鄙人几乎是迫不得已逼着自己读完的。匆匆竣工后忙不迭给了一个总结:本书叙述了大时代背景下一个完全西化丧失传统缺乏核心价值的知识分子的失意而痛苦的一生。 倪吾城这个人物好像也没有得到王蒙的多少同情,没有文字的情绪感染,我就...
評分倪藻说,他死了。他一生追求光荣,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过耻辱。他一生追求幸福,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过痛苦。他一生追求爱情,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过怨毒。 脑海里贯穿的一个词儿便是“残忍”。 是倪藻的视角,主人公却是倪吾诚。 老天对倪吾诚是残忍的——...
評分《活动变人形》,一个颇为拗口难解的题目,实际上来源于主人公倪吾诚给儿子倪藻买的一本日本动画书《活动变人形》,书中的人头、形和影可以奇怪的变化,一如在将要入睡时或醒来时脑海中浮现的形影隐现。 而整本书所书写描绘的也正是一群变化的人众,孩子变成老人,忧戚的一瞬间...
評分倪藻说,他死了。他一生追求光荣,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过耻辱。他一生追求幸福,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过痛苦。他一生追求爱情,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过怨毒。 脑海里贯穿的一个词儿便是“残忍”。 是倪藻的视角,主人公却是倪吾诚。 老天对倪吾诚是残忍的——...
倪吾誠一度標榜自己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但是這種樂觀並沒有使他的處境得到改善。他仍處於掙紮中,終其一生沒有完成自我救贖。 靜珍似乎是一個對立麵,“滄海月明珍有淚”,占卦之後,她傾聽到瞭命運含糊而威嚴的低語,懂得瞭雖生猶死的生,她知道生活無論今後都將充滿痛苦。“她淒涼”。然而占蔔後的頓悟卻使她得到瞭安慰。 她空虛,她不像那個時代的大多數女性,把精神寄托於丈夫兒女。她孑然一身,沒有依靠也不被依靠。她把精神寄托在生活裏突然燃起、爆炸的具體事件,或者是極富刺激性的辛辣菜肴之上。如此,她方能感知到自己尚在存活吧。
评分嘰裏呱啦、嚶嚶嗡嗡寫瞭這麼多。| 活動,變,人形。| 倪藻 倪吾誠 薑靜宜 薑靜珍
评分倪吾誠一度標榜自己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但是這種樂觀並沒有使他的處境得到改善。他仍處於掙紮中,終其一生沒有完成自我救贖。 靜珍似乎是一個對立麵,“滄海月明珍有淚”,占卦之後,她傾聽到瞭命運含糊而威嚴的低語,懂得瞭雖生猶死的生,她知道生活無論今後都將充滿痛苦。“她淒涼”。然而占蔔後的頓悟卻使她得到瞭安慰。 她空虛,她不像那個時代的大多數女性,把精神寄托於丈夫兒女。她孑然一身,沒有依靠也不被依靠。她把精神寄托在生活裏突然燃起、爆炸的具體事件,或者是極富刺激性的辛辣菜肴之上。如此,她方能感知到自己尚在存活吧。
评分不得不說,江浙的“罵誓”有夠厲害的。(還是王濛厲害????)
评分百無一用是書生。讀過這本書後我刪除瞭開心網的賬戶。在這個時代,至少我能選擇做一個齣世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