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变缘常

世变缘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范智红
出品人:
页数:209
译者:
出版时间:2001-01
价格:1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34833
丛书系列:猫头鹰学术文丛
图书标签:
  • 40年代
  • 范智红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学史
  • 文学研究
  • 四十年代文学
  • 萧红
  • 历史
  • 架空历史
  • 玄幻
  • 奇幻
  • 东方玄幻
  • 权谋
  • 战争
  • 成长
  • 冒险
  • 复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从“故事性”的强化,对普通人平凡生活的表现和“象征化”的尝试等三个方面,描述和阐释了“为人生”的新文学在四十年代小说创作中“深化”和多样化性发展,视角新颖,感受清新,见解独到,体现了对小说艺术的民族化理解。

作者简介

范智红,1967年出生,湖南人,1989年毕业开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6年毕业,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要学术论文见于《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传统”与现实
第一节 新文学的小说观,“为人生”的文学观——鲁迅的意义——“典型化”等问
题的目的
第二节 四十年代的作家社会,走出书房的两种意义——从“无名”的山水得到启示——对抗流行的市侩主义——认识“老百姓”的朴素价值——存“废墟”之中表现“乱世——战时文化出版的状况
第三节 “今日文学的方向”“主流”的方向——战时的“另一种”生活景象——关于“旧形式”的研究——姚雪垠的贡献——外国新思潮的译介——短篇小说新知——众声喧哗——两个争论
第二章 时代生活与“传统”形式
第一节 “小说应当是个故事”“民族形式”问题——“故事性”的强调——以通俗形式负载人生问题(张爱玲)——“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赵树理)
第二节 新三部曲:“幻灭”、“动摇”与“追求”茅盾模式——强烈地表达“深沉的感情”(路翎)——新“流浪汉小说”揭示“人性的败坏”(钱钟书)
第三章 平凡生活的复现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关于:“写平凡”从“平凡”0中发现了人生最基本的形式——不说家的关心“命运”——对于“平凡”肯定与批判的矛盾
第二节 “回忆”与“对照”汪曾祺与张爱玲关于“参差的对照”的意见——“人生的形式”的回忆与对照(汪曾祺)——“内心的戏剧”(路翎)——在现实与“古老的记忆”之间(张爱玲)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诗情三代小说家谈“作家”本色——故乡童年(萧红、骆宾基、端木蕻良)——“美好的极致”(孙犁)
第四章 “象征化”的尝试
第一节 关于“象征化”“卡夫卡型的优点”——卞之琳《小说六种(译序)》——关于纪德的两种意见——“五四”作家的“象征”小说
第二节 “水瓶”与“风旗”冯至与《伍子胥》——李拓之的《文身》——卞之琳与《山山水水》
第三节 “向虚空凝眸” 用形式表现意象(沈从文)——情节的象征化(袁犀)——神秘气氛的隐喻(爵青)
第五章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心得,材料剪裁显弱。

评分

对张爱玲、路翎等人的作品的分析很精彩。但问题也比较突出。叫四十年代小说论,但对四十年代小说风貌的理解过于单一。特别强调那些表现个人经验、日常生活的作品,而有意无意中流露出对表现时代气息的作品的轻蔑,甚至不愿花费一定篇幅进行处理。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对文学的理解显得有些狭隘

评分

精准的抓到了文体风格和主体思想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破题,即便能想得到,实践起来也需要极高的天赋。范老师太厉害了,她提供了女学者可以最大发挥自身感受力天赋的研究范式。

评分

@2018-08-19 15:28:04

评分

钩沉,非通论。看完为自己无法写出有关风格的分析感到焦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