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哲学之争

诗与哲学之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罗森
出品人:
页数:219 页
译者:张辉
出版时间:2004年1月1日
价格:26.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033679
丛书系列:西方思想家:经典与解释
图书标签:
  • 哲学
  • 政治哲学
  • 罗森
  • 诗歌与哲学
  • 经典与解释
  • 施特劳斯学派
  • 柏拉图
  • 诗学
  • 诗与哲学之争
  • 诗歌
  • 哲学
  • 思想争辩
  • 文学批评
  • 存在主义
  • 语言
  • 美学
  • 认知
  • 人文精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罗森尽管相信现代派诗人“艾略特所阐明的真理:诗与哲学是关于同一世界的不同语言”,但是,他的老师施特劳斯却帮助他了解到,“两种语言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紧张关系。”因此,与其说罗森在他的著作中试图为这种“不可调和的紧张关系”提供一种折中的解决方案,不如说,他在力图展现这种争纷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从古希腊、特别是柏拉图出发,罗森从多个侧面关注尼采以来现代思想所面临的危机。既考察“哲学向诗投资”所带来的历史主义、虚无主义后果,同时也反思将哲学等同于冷酷的数学,而使自身沦亡为技艺、使对哲学的爱欲归于沦落的惨剧。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序言
一 哲学与诗的争纷
二 哲学与革命
三 柏拉图神话:“反向运动的宇宙”
四 柏拉图《斐德诺》中的非爱者
五 苏格拉底:作为隐藏的爱者
六 爱欲在《理想国》中的作用
七 思想与解觉
八 海德格尔的柏拉图解
九 如何言说“无”?
十 尼采的“柏拉图主义”评述
译后记 精神界的永久战争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现代主义诗歌/历史主义/习俗主义 历史主义和习俗主义根植于诗化想象当中,它相信世界的本质是那些斗争不停的诸神,澄清世界的描述对于人类的认知来说近乎不可能。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现代主义诗歌日渐停顿于现时性当中,他拒绝相信历史。历史不再是一个连续统一的有机...

评分

1,现代主义诗歌/历史主义/习俗主义 历史主义和习俗主义根植于诗化想象当中,它相信世界的本质是那些斗争不停的诸神,澄清世界的描述对于人类的认知来说近乎不可能。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现代主义诗歌日渐停顿于现时性当中,他拒绝相信历史。历史不再是一个连续统一的有机...

评分

1,现代主义诗歌/历史主义/习俗主义 历史主义和习俗主义根植于诗化想象当中,它相信世界的本质是那些斗争不停的诸神,澄清世界的描述对于人类的认知来说近乎不可能。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现代主义诗歌日渐停顿于现时性当中,他拒绝相信历史。历史不再是一个连续统一的有机...

评分

精神界的永久战争--《诗与哲学之争》译后记 作者: 张辉   哲学没有诗,正像诗没有哲学一样,是不适宜的,或无法衡量的。在最终的分析中,哲学与诗并没有争纷。但最终的分析不是最初的分析。即使在《理想国》卷十中,也不能过于强调说,苏格拉底以争纷开始、以爱欲的神话结...  

评分

1,现代主义诗歌/历史主义/习俗主义 历史主义和习俗主义根植于诗化想象当中,它相信世界的本质是那些斗争不停的诸神,澄清世界的描述对于人类的认知来说近乎不可能。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现代主义诗歌日渐停顿于现时性当中,他拒绝相信历史。历史不再是一个连续统一的有机...

用户评价

评分

写得很有启发性,但是观点有些旧了,最后也没有说服我

评分

【藏书阁打卡】 斯坦利·罗森的两篇序言很好,罗森还是蛮厉害的,很有自己的想法。 我的瞎理解(我在瞎几把说什么呀!): 哲学对诗的驱逐,根本上是对诗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自于相似,哲学与诗的同源。 因为诗不只是简单的模仿,而总是创造。 于是,诗对哲学的复仇几乎是必然结果。 然而,诗的胜利似乎意味着诗成为哲学。 如果区分两种哲学,那么也有两种诗歌。 争执的诗与哲学,不如不挣执的诗与哲。 诗与哲学之争,根本上是彼此间的深爱。 诗与哲学之争,不必要胜但是一定要争。

评分

施特劳斯学派对尼采的利用真心让人不舒服:将尼采打扮成终生站在同样隐微的艺术一边的隐微哲人。

评分

读得迷迷糊糊,但中文版前言读了还是有帮助的

评分

读的还是英文版的。记得当时正值考六级,托它的福,过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