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31-前404年,數百個城邦捲入瞭規模空前的“希臘世界大戰”,戰火幾乎波及當時整個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國這兩大城邦集團,一個在陸上稱雄,一個在海上稱霸,雙方巧施權謀,展開長期的拉鋸戰。正當雙方兩敗俱傷、財盡兵竭之時,虎視眈眈的波斯人藉機乾涉,最終協助斯巴達人擊敗雅典人,摧毀瞭盛極一時的雅典海上帝國。這場戰爭對希臘城邦政治造成巨大的衝擊和震蕩,對於社會經濟和民生無異於一場浩劫,對於其後希臘人的思想文化、對於地中海世界的國際局勢都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親曆這場大戰的曆史學傢修昔底德,以其客觀冷靜的態度,生動豪放的史筆,簡潔流暢的文字,不僅全麵地記載瞭戰爭的主要史實(迄至公元前411年),展示瞭陸戰海戰的恢宏場麵、黨派鬥爭的嚴酷慘烈,還恰如其分地描述瞭其間人們心理心態的微妙變化。此著是希臘古典文明極盛時期的文化精品。作者提齣的人性不變論,書中大量精彩的演說詞,字字珠璣,飽含哲理,韆百年來一直吸引著無數讀者去欣賞、玩味、思考……
在大学第一学期的《外交学概论》课上,老师说学这个你们读好三本书就行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汉斯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和肯尼斯沃尔斯的《人、国家与战争》。当时不知所然,也没想过找来读读。直到今天才算都翻过了,还不敢说读过。 而真正激发我读...
評分(原载2012年4月号《文景》) 公元前431年,希腊世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在两大军事同盟之间展开,一边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另一边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这两大军事同盟的历史至少要追溯到约半个世纪以前乃至更早。伯罗奔尼撒同盟是斯巴达在伯罗奔...
評分有些艰难的读完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着《政治学说史》看了看。感觉后者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提及。即修昔底德对民主政治的描述,《政治学说史》中鲍罗廷提到修昔底德对民主政治的态度时只列举了民主政治在组织米诺斯的大屠杀中的作用。然而,在我看来,修昔底德主要表...
評分正义和利益,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行正义是否一定带来利益?当然不是,而且,恰恰相反,正义往往带来不利——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行正义呢?有没有独立于任何利益的绝对的正义?这本是个哲学问题,却经由一位“历史学家”得到了极为深刻的阐述——修希底德在记叙伯罗奔尼撒战...
評分第一遍讀的時候,暈頭轉嚮的...需要重讀瞭>.<
评分其實我不喜歡這種,就比如我覺得荷馬史詩拍成動畫片應該更吸引人
评分修昔底德作為懷疑主義思想傢和不動聲色的曆史學傢, 他也許根本不屑於對正義下定義或歸納錶麵特徵。他也不曾努力像亞裏士多德那樣直接 描述“分配的正義”與“矯正的正義”之不同,更不曾明確指陳現代人反復申辯程序正 義與實質正義的區彆。修昔底德的正義觀之所以獨特,之所以不可替代,除瞭如歐文所言的視政治正義基於人性的競爭和遏止過度競爭的要求,可能還在於他以曆史觀察敘述的方法,第一次呈現瞭政治正義在城邦政治中的具體規則,保障機製,應用技巧 ,甚至暗示瞭正義與雅典式民主政製之間的復雜關聯。討論的固然隻能是古希臘城邦政治,但是仍然天纔地呈現瞭一般政治正義的內在緊張(正義總是關乎公民的公共規則)它的有效實現程度取決於眾人的認可度以及對公眾的等量強製力因為約定不易,等量強製也難以實現,政治正義至多隻能是近似的。
评分後記裏不是寫著loeb本比較好嗎?為什麼就不對照一下呢?全文中大片的“曆史”在loeb本中齣現瞭幾次?希臘原文中又齣現瞭幾次?
评分大學時讀的,幾天之內一口氣讀完。修昔底德的文筆太好瞭,文風、問題意識與司馬遷相似。我曾寫過一篇《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的“天問”》,就探討修昔底德對雅典參拜以及一係列精英慘死命運的“天問”。在這個意義上,修昔底德與司馬遷,是同樣高度的巨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