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生活》涉及了从诗歌、电影到政治、伦理的宽广领域,讲述了这样—些富有魅力的人及其精神结构与生活故事:海子、王小波、阿伦特、伍尔夫、波伏娃、塔尔柯夫斯基、克里玛、赫伯特、哈维尔等。在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名字背后,提示这两个互相依存的精神维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身处其中的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两者不可偏废。
《积极生活》(崔卫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前几年读崔卫平先生的《看不见的声音》,对其文大感兴趣。她对东欧文学与思想的绍介仿佛空谷之音,实有开启民智之功也。《积极生活》为“先锋批评丛书之一”,所收文章有诗歌评论与学术随笔以及一些访谈录。“郭路生...
评分文学评论在这本书里占据了主要部分,可惜我自己的文学基础甚为薄弱,所以有一大半的内容看不懂。。 不过关于海子、昆德拉、哈维尔的分析和最后的一些访谈还是很精彩的,看了以后很受启发。 人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选择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的自由。不过更...
评分(编注)这篇书评已经在半年前分享给我的付费友邻,现在摘录一部分,分享给大家~ 文字: 文学是有限的,不是一种可以任意被规定的东西,尤其不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文学也有自身的伦理承担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上提供平衡和恢复的力量,使得人们在现实中所受的磨损和...
评分“你肯定有很多情人。” “我知道,亲爱的。” “我有许多女人。” “我有不止一个男人,亲爱的。” “我已经了结了。” “是的,亲爱的。” “别相信我。” “我不相信你,亲爱的。” “我害怕死掉。” ...
评分劳动、工作和行动 依据人们所创造的事物的持久性(或不朽性)程度不同,阿伦特将人们在世界中采取主动性的方式分为三大类:劳动、工作和行动。 劳动(labor)产生出生活的必需品,为生存所必须,体现了一种必然性。劳动的结果如食品是短命的,“一生...
书到期了,没读完...
评分“我们不缺少思想,我们缺少的是对世界的感情。如果说有东西能从头到脚把我们粉碎,那么不是别的,正是那种对世界的铁石心肠。”“这个女人,让人艳羡死了。”
评分接受挑战,倾听内心的神高之声
评分入职以来看书很少,但这一本给我的震撼很难说清。崔卫平文风矫健,很难让人从笔端猜出性别。我常常想,是怎样的男人才配得上这样的女人?能丰富而深刻地思考,涉猎甚广却能保持精神的高浓度。她用了很多篇幅写“阿伦特”,一个之前我未曾注意但因为崔的结构而想深入了解的女哲学家。外部世界其实从未束缚你我,灵魂禁锢都是因为内心不够坚强。试想,如果你和我一样在山区的雨夜读到这样的句子:“那不会照亮过去的光明如何照彻现在和未来?那不能使往事走近前来的力量如何使我们进一步走向明天?至今我不知道脚下的路在哪儿,这仅仅是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先人们的道理最终去了何方,他们的尸骨何在?尤其是那些曾经赴汤蹈火的先人和同伴们,他们今日安在?该如何安置他们?如何让他们的亡灵安息?如何给他们新做的坟上放上一束鲜花?”——是否热泪盈眶?
评分崔老师一厢情愿的解读方式令人嗅到<知音>的味道,而混乱的表达则让我质疑自己的理解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