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傳記 諾貝爾奬 中信齣版社 日本 科學 社科文化 江崎玲於奈 挑戰極限
发表于2025-02-02
挑戰極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挑戰極限(諾貝爾物理學奬獲得者的傳奇人生)》由江崎玲於奈著,薑春潔譯。作為一位世界知名的諾貝爾奬獲得者,江崎玲於奈在紛飛的戰火中度過瞭自己的大學時代,又在身為一介普通公司職員的條件下取得瞭舉世矚目的科學成就。他於自身並不平坦的人生經曆中,總結齣被公認為“江崎黃金律”的“五不原則”,堅持創造、感性、突破與挑戰。他敏感而睿智,自稱“總是注目未來,對過往疏於停留”;卻又認真而踏實,從不曾放棄對更新領域的開拓研究。
對於科學、社會、人生,江崎玲於奈均有獨特見解,並在這本《挑戰極限(諾貝爾物理學奬獲得者的傳奇人生)》中熔於一爐。極富個人魅力的科學巨匠,以自己的人生經曆講述何謂真正的“科學之心”。
江崎玲於奈,日本知名物理學傢。1925年生於大阪,1947年東京大學畢業後進入神戶工業有限公司,1956年轉至東京通信工業有限公司(現索尼公司),次年通過江崎二極管在半導體中發現量子力學的穿隧效應,並因此獲得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奬。
1960年赴美國紐約IBM瓦森中央研究所。1969年開始著手人工超晶格物質的先驅性研究。其關於設計製造具有所期待特性的半導體量子構造的思想廣受矚目,甚至成為後來的納米科學的起源。
1992年返迴日本,後任築波大學校長,2000年任芝浦工業大學校長,2006年任橫濱藥科大學校長。1998年起,兼任茨城縣科學技術振興財團理事長、日本新事業支援機關協議會(JANBO)會長、風險事業國民論壇會長、首相私人谘詢機構•教育改革國民會議議長、“21世紀COE項目委員會”委員長等公職。
著作有《創造的對話》《隧道的長途旅行》《話說日本》《新•日本伊索寓言》《人類的個人時代》《個性與創造》《培養、鍛煉創造力的方法》等。
隻要活著,我就要竭盡全力。死亡到來的那一刻就該從容麵對。在應該死亡的時刻死去,這是對最基本的自然法則的遵從。
評分很有人文氣質,但最關鍵的技術創新過程一筆帶過瞭。
評分講述瞭作者的個人簡曆及中間比較粗糙的一些故事,後半部分是作者在做校長階段的開學和畢業典禮上的發言。如果是物理學或者化學的人事來讀,體會可能更深。
評分或許是江崎玲於奈比較謙虛,整個自傳比較簡單,對於自己的成功也是輕描淡寫,似乎沒有特彆驚人之處,第二部分對於科學精神的追求,主要是一些發錶過的報刊文章,感覺不過癮。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從戰後一片廢墟中成長為世界強國的過程,這個民族的確有不少值得佩服學習的地方。
評分或許是江崎玲於奈比較謙虛,整個自傳比較簡單,對於自己的成功也是輕描淡寫,似乎沒有特彆驚人之處,第二部分對於科學精神的追求,主要是一些發錶過的報刊文章,感覺不過癮。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從戰後一片廢墟中成長為世界強國的過程,這個民族的確有不少值得佩服學習的地方。
本书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江崎玲于奈的自传,作为80多岁的老人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俨然已经没有了当时激动的心情,而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可谓是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中考失败、父亲公司破产、战争带来的物资贫乏、兄长的死等等,然而他一直铭记老师的教诲:“无论遭遇怎...
評分本书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江崎玲于奈的自传,作为80多岁的老人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俨然已经没有了当时激动的心情,而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可谓是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中考失败、父亲公司破产、战争带来的物资贫乏、兄长的死等等,然而他一直铭记老师的教诲:“无论遭遇怎...
評分这本自传和以往看到的很多自传不同,或许是江崎玲于奈比较谦虚,整个自传比较简单,对于自己的成功也是轻描淡写,似乎没有特别惊人之处,也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走向了成功,第二部分主要是一些发表过的报刊文章,谈了江崎治学求知的一些观点,感觉不过瘾。 掩卷回想,...
評分 評分挑戰極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