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傢介紹】
吳念真是颱灣全方位的文化人、創意人,本名吳文欽。1952年齣生於颱北縣。1973年開始從事小說創作,曾連續三年獲得聯閤報小說奬。1981年起,陸續寫瞭《戀戀風塵》《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悲情城市》等75部電影劇本,曾獲五次金馬奬最佳劇本奬、兩次亞太影展最佳編劇奬。主持TVBS“颱灣念真情”節目三年,舞颱劇代錶作有《人間條件》係列等。
吳念真齣身底層,關注平民日常生活,極善於用最質樸的語言打動人心,微笑說齣讓人流淚的故事,被譽為“颱灣最會講故事的人”。曾獲五次金馬奬最佳劇本奬、兩次亞太影展最佳編劇奬。所著《這些人,那些事》在大陸和颱灣市場均為2011年超級暢銷書。
【本書特色】
“颱灣念真情”是吳念真的第一個電視節目,重播十餘年。在這本細述人間邂逅的“颱灣筆記”中,吳念真以獨有的樸質語言記錄人間群像。這些都是他電影和小說的現實來源,書中部分篇章更被選入颱灣中學語文教材。
傳統的麵茶技藝、黥麵文化,或是幾乎被人遺忘的東吉嶼;唱歌的恒春阿媽,或是呼喚記憶的米香老人。颱灣人的奮鬥史與平常日子,他們的淚水、歡笑與不變的溫情,都在書中點滴烙印。
本書故事中的主角都是颱灣最質樸的平民百姓。他們對傳統的堅持、對美德的理解,體現瞭颱灣最本初的生命力所在,也能讓大陸讀者更加真切地看到那些與我們漸行漸遠的生活方式,理解颱灣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裏。
吳念真
1952年,齣生於颱北縣瑞芳鎮的九份,那是颱灣知名礦區。
1967年,初中畢業,輟學到颱北工作,利用工作之餘完成高中學業。
1976年,開始從事小說創作,進入輔仁大學夜間部會計係,白天則擔任圖書館管理員。
1980年,進入中影擔任編審,與作傢小野一起,是颱灣新浪潮電影運動的主要發起人。
1989年,離開中影擔任自由編劇,獲奬頗豐。
2001年,開始舞颱劇創作,成功詮釋“國民戲劇”。
現任吳念真企劃製作有限公司董事長。
忘记了哪天在哪里看见吴念真这个名字,当时也是以作者的身份出现。我想哪天找本他的书翻翻。正巧,去图书馆时图书推荐里放着好几本《台湾念真情》。 翻目录时,看到都是地名:台北,桃园,新竹,台中……我特地打了份台湾的地图,准备“按图索骥”,对台湾有个大致地...
評分原来,故事可以这样写; 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读; 原来,过去可以这样念; 原来,现在可以这样悟; 原来…… 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故作姿态的文字,只是淡淡地,默默地,潜入了你内心的深处。 一篇篇小故事,一首首小段子,仿若在你耳边轻声低诉。铅华裉去,岁月寂静无声,斗...
評分吴念真笔下的台湾,温情,质朴。 与过往对台湾的印象截然不同,这里不喧嚣,不躁动。 读着读着,莫名感动。 很想看看吴念真笔下的人和物,很想认识他笔下的台湾。 喜欢吴念真的文字,喜欢这样温情的台湾。
評分吴导真的很会讲故事,但请一定不要一次读很多个故事。 因为会消化不良, 因为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角,自己的故事 以前看书喜欢看完一本再看下面一本 现在变得随意起来,拿得起、放得下 所以这本书很适合这样的心情来读
評分我想这是作者吴念真在纪念着曾经镜头下的台北——台北人、台北这片土地的点点滴滴。,但这是一个老台北,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台北也正如书上写的煤矿村的没落一样,很多台北的气息也在逐渐融合和消失。这是乎是每一个城市的必经之路。但每一个曾成长于这种环境下的人,都会对...
慢慢品,慢慢寫,記憶是最美的鄉土,名物是最美的鄉愁
评分每個鄉愁都是記憶的碎片
评分吳念真一個電視節目的文字筆記 隔瞭一個海峽 隔瞭歲月的人物 卻依然充滿瞭生氣 那些日漸老去的人們的溫和 癡迷 勇敢和執拗 那些故事所蘊涵著的隨性 離奇與安詳 都成瞭那個叫颱灣的小島上 抹不掉的記憶 我們去傾聽 感受 去理解 記得 隻不過是 莫名其妙地覺得 這些故事 也是屬於自己的 一份情意。
评分每天坐公交的時候讀一點,一篇一篇小人物的故事,非常動人
评分@吳念真老先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