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1928年5月生于河南孟津县下屯村。1952年开始发表小说。处女作《不能走那条路》引起了社会上比较大的反响,为他的文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4年被调到河南省文联当专业作家。创作了60多篇中短篇小说及话剧、戏曲和电影文学剧本多部。代表作有《李双双小传》、《耕云记》、《老兵新传》、《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等。
李�的小说重视从生活出发,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流畅,在刻画人物上注意个性,注意细节和人物对话。“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是他创作的座右铭。
因为故事发生源于河南,而自己的家乡也在河南,所以读起来,一些家乡语言和熟悉的地名,很是亲切。 读的时候,中间有很多次为故事人物的命运而叹息。当在生死之间,无处选择的时候,人性真实一面的记录,让人读了震撼,为故事中的人物伤心却无能为力。 一直认为“痛苦”是一...
评分 评分长篇是很多小故事凑成的,关键主人公不清,故事老套只要是旧社会的故事都离不开那些,没有创新的东西,得了矛盾文学并没有开辟出一片天地,可以让别人再去利用创作的东西。
评分看过几部矛盾文学奖的书,都非常给力啊。 这部讲的是黄河流域的人民在抗日时期的艰难的流亡生活的。 一条村,那么多户人家的不同际遇,可以一览当时国人的苦难有多深重。 他们的坚韧,淳朴,善良让现在的人惭愧啊。 我记得不只是一次让我流哗啦啦的。 是一本净化精神的书, 给...
评分一九四二年,我省遭受严重灾害,黄河改道,旱灾,蝗灾,兵灾。时称“水旱蝗汤”。大量农民背井离乡,出门逃荒。时至今日,陕西省一些年纪大的人还能调侃到——中国第五十七个民族——担族!河南担!当时一担两筐西出潼关逃荒的流民约有上百万。 一看到这书是描写这一时期流民...
李準 ,对几个人物刻画的很成功,印象深刻。
评分一个民族的苦难历程,可惜就是红色的东西多了些。详细版的1942.
评分一个民族的苦难历程,可惜就是红色的东西多了些。详细版的1942.
评分第一本一气呵成读完的小说
评分一个民族的苦难历程,可惜就是红色的东西多了些。详细版的194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