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的自传是以英文写成的,《漏船载酒忆当年》是其中文译本。自传的意大利文译本的书名为“从富家少爷到党员同志”,这从一个侧面粗线条地概括了它的内容。
杨宪益前半生的漫游与学习经历,显露一位浊世佳公子喜好浪漫与冒险的情怀,读起来像一部流浪汉小说或传奇;此后个人命运随时代洪流浮沉簸荡,又像一部政治宣言书。别具会心的读者,更不妨将它看做一册人生的读本:当生活的歧路纷然变乱于前,当世间的苦难不待招邀而至,人又当如何选择,如何持守。
杨宪益(1915-200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他和妻子戴乃迭合作英译了《红楼梦》、《离骚》、《史记选》等中国文学经典。他1915年出生于天津一个银行世家,1930年代留学英国牛津,40年代归国。文革中入狱四年。杨宪益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涯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近代走过的艰难曲折路程的真实写照。
⒈说到阅读时,他说“我发现,要开列一份当时我阅读过的作品的书目几乎是不可能和事。通常我每天读一至两部,因此最著名的欧美小说家和诗人的作品我几乎已经读遍了。” ⒉杨先生作为一代翻译大师,在用英文著述自传时,遇到“秀才”、“八国联军”这样的词语,在思想...
评分去年年末买了两本英文回忆录,这是其中一本,另一本是郑念的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很凑巧的发现这两个人都是1915年1月出生,2009年11月逝世,都出生世家而在上世纪的30年代去英国接受教育,解放后都受到了冲击,文革中都坐过牢,郑念在文革中失去的唯一的女儿,杨先生的...
评分《漏船载酒忆当年》是杨宪益的自传。此书最早是用英文写就的,后来转译成了中文,十几年前在大陆出了“洁版”。虽然删节不少,但读起来仍很流畅,有一种平常如话,娓娓道来的美。不知道是杨的文风向来如此,还是因为年纪的缘故:此书落笔于1990年2月,其时杨宪益已经77岁了。 ...
评分杨宪益老先生的自传。 我以为他只是个翻译家,初意只是想看看翻译家的人生。 但他生于1915年,天津中国银行行长的儿子,真是饱读诗书,留学牛津,娶了外国女子为妻。 抗日战争时期回国,辗转多地,经历新中国成立、wg、改革开放,个人的经历,又如何只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杨...
评分本来是冲着杨先生的古希腊文、拉丁文的学识好奇读这本书的,但读过之后,印象最深的,反不是那些印欧语的曲折变化(事实上杨先生对此也没有多说,学英语等外语在杨先生好像很自然就学会了,这大概是杨先生的天资),而是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爱情。 杨宪益,1915年出生于天津的...
公子哥生活那一段有意思,谈到49年后的事情,作者就不真诚了
评分公子哥儿毕竟对抗战逃难的艰苦记忆叙述并不生动、也许是下意识地想要避免叙述那么不体面的生活史。倒是讲了很多抗战胜利以后的工作,还有和他的朋友向达、卢前、钱钟书等等的交往,甚至还认得苏立文!五十年代将明义士藏商代甲骨交给曾昭燏也是通行资料里很少提到的。
评分最近真是不能再看自传这种性质的书了……
评分公子哥儿毕竟对抗战逃难的艰苦记忆叙述并不生动、也许是下意识地想要避免叙述那么不体面的生活史。倒是讲了很多抗战胜利以后的工作,还有和他的朋友向达、卢前、钱钟书等等的交往,甚至还认得苏立文!五十年代将明义士藏商代甲骨交给曾昭燏也是通行资料里很少提到的。
评分最近真是不能再看自传这种性质的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