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船载酒忆当年

漏船载酒忆当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杨宪益
出品人:
页数:258
译者:薛鸿时
出版时间:2001-4
价格:1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0206263
丛书系列:百年人生丛书
图书标签:
  • 杨宪益
  • 回忆录
  • 传记
  • 自传
  • 漏船载酒忆当年
  • 人物传记
  • 历史
  • 翻译
  • 漏船载酒忆当年
  • 古典文学
  • 回忆录
  • 饮酒诗
  • 历史记忆
  • 文人情怀
  • 抒情散文
  • 古代意境
  • 岁月流逝
  • 诗酒人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杨宪益的自传是以英文写成的,《漏船载酒忆当年》是其中文译本。自传的意大利文译本的书名为“从富家少爷到党员同志”,这从一个侧面粗线条地概括了它的内容。

杨宪益前半生的漫游与学习经历,显露一位浊世佳公子喜好浪漫与冒险的情怀,读起来像一部流浪汉小说或传奇;此后个人命运随时代洪流浮沉簸荡,又像一部政治宣言书。别具会心的读者,更不妨将它看做一册人生的读本:当生活的歧路纷然变乱于前,当世间的苦难不待招邀而至,人又当如何选择,如何持守。

作者简介

杨宪益(1915-200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他和妻子戴乃迭合作英译了《红楼梦》、《离骚》、《史记选》等中国文学经典。他1915年出生于天津一个银行世家,1930年代留学英国牛津,40年代归国。文革中入狱四年。杨宪益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涯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近代走过的艰难曲折路程的真实写照。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知道杨老是因为前阵子在看郑念的上海生死劫。然后在amazon上查书的时候看到同类型的书。于是才开始知道这位最伟大的翻译家的故事。特别是最后几个章节。。。当然,因为自己看英文书一直很慢,我先看了人民日报出版社的版本,然后又过了雷音版本最后几章。 很震惊这么伟大的翻译...  

评分

去年年末买了两本英文回忆录,这是其中一本,另一本是郑念的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很凑巧的发现这两个人都是1915年1月出生,2009年11月逝世,都出生世家而在上世纪的30年代去英国接受教育,解放后都受到了冲击,文革中都坐过牢,郑念在文革中失去的唯一的女儿,杨先生的...  

评分

《漏船载酒忆当年》是杨宪益的自传。此书最早是用英文写就的,后来转译成了中文,十几年前在大陆出了“洁版”。虽然删节不少,但读起来仍很流畅,有一种平常如话,娓娓道来的美。不知道是杨的文风向来如此,还是因为年纪的缘故:此书落笔于1990年2月,其时杨宪益已经77岁了。 ...  

评分

没有读过杨先生的译作,就这本自传而言,英语文风平实。或许每一位经历过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最终归于平静,但杨先生无疑更是一位本质上康乐的人。一个人的出身和成长决定了他的心性,而杨先生应该是那种很有优越感(中性,无褒贬)的人,这令他无论处于何种环...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七十余载浮沉后将人生落于纸本,选择性地将回忆示于众人。不论叙述少时的诗酒年华,还是乱世中的艰难营生,都似在不经心地讲几件游艺时遇到的可说可不说的轶事,写几出有些小趣,但并不紧要的幽默戏;个人情感、价值观、信仰受创最重之处(儿子自杀、牢狱之灾、入党与退党)反而着墨最轻。然而,对自由与浪漫,文学与史学,以及人文之光的追求始终不变,作者对此倒不吝惜笔墨,甚至是全书润物无声的基调——大概这是他最愿意讲,也最觉得有必要讲给他人的事。

评分

在图书馆翻完。

评分

我从不敢轻率评价49年留在大陆知识分子的命运,因为后人看似多样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境各种机缘下可能留下只是唯一选择,况且两害取其轻本身就足够艰难,而其一又涂满异常丰盛的蜜糖。大陆的版本有很多删节,如果可以请看港版。

评分

七十余载浮沉后将人生落于纸本,选择性地将回忆示于众人。不论叙述少时的诗酒年华,还是乱世中的艰难营生,都似在不经心地讲几件游艺时遇到的可说可不说的轶事,写几出有些小趣,但并不紧要的幽默戏;个人情感、价值观、信仰受创最重之处(儿子自杀、牢狱之灾、入党与退党)反而着墨最轻。然而,对自由与浪漫,文学与史学,以及人文之光的追求始终不变,作者对此倒不吝惜笔墨,甚至是全书润物无声的基调——大概这是他最愿意讲,也最觉得有必要讲给他人的事。

评分

从来没想到可以用这么轻的笔写这么重的痛。18岁通英文,拉丁,希腊,中古法语,游遍欧洲留学牛津,24岁玩闹用英雄偶句体翻译离骚。抗日报国,动荡,漂泊,入狱四年,儿子自焚。波澜的一生是不是更有意义,又有人愿意用这么大的痛苦换取这意义吗?我如果留学回国都会有心理落差,他的落差又得何种之大。盯着全书最后一句话—”有时我想写些什么,研究些问题,但我再也坐不下来干这些事了。我今年八十五岁“—一股心酸。一身正气的花花公子,文科生中的切格瓦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