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下的东北为背景的爱情故事,内容描述了一位痴迷于围棋的十六岁高中少女与日本军官的恋情,因为这场恋情,日本军官反省自已从小被教育的军国主义的价值,而女围棋手则更认识了自己母文化下妇女的处境。男女主角的思想随着爱情的发展而成熟,然而征服野心、侵略压迫、民族仇恨却展布成一场生死棋局,从四方包围着这场恋情。围棋既是书中重要的线索,也是写作的风格。
山飒,女,本名阎妮,1972年10月26日生于北京一个大学教师之家。童年时期曾学习琵琶和古琴。1979年入北京市海淀区东升小学读书,开始写日记、写诗。1982年后连续在《儿童时代》、《儿童文学》、《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几十家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1984年因父母出国工作入长春东北师大附中学习,其间曾担任长春小作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回到北京,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读书。1987年15岁加入北京作家协会,曾获北京市银帆奖。1990年9月由诗人艾青等与北京作家协会推荐赴法国巴黎留学。1995年秋后,作为法国著名具象派画家巴尔蒂斯的秘书在瑞士生活两年,并开始法文小说创作。再后在巴黎从事专业写作,2001年9月在巴黎举行个人书画展。先后在欧洲许多国家和非洲、北美洲参加关于她作品的研讨会、座谈会,并作演讲。
山飒从9岁到17岁以本名阎妮在国内出版了诗集《阎妮的诗》、《红蜻蜓》和小说散文集《再来一次春天》;出国后以笔名山飒(SHAN SA)创作了法文长篇小说《柳的四生》、《围棋少女》及诗集《凛风快剑》和诗书画集《书法家的明镜》等。
法文小说《围棋少女》为法国四项文学大奖提名,并摘取中学生龚古尔奖桂冠。成为2001-2002年法国最畅销小说之一,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美国、德国、希腊、荷兰、波兰、韩国、中国、日本等17国翻译出版。
值得一读的小说,写得不错。知道这个作家和这本书是因为刘亦菲,看完之后还是对刘亦菲的眼光表示赞叹。 豆瓣上面说的“因为这场恋情,日本军官反省自已从小被教育的军国主义的价值,而女围棋手则更认识了自己母文化下妇女的处境。” 什么鬼。 一篇文章的内涵可深可浅,如果...
评分很多人为结局的双双殉情感动唏嘘,可放在那样的乱世、那样的对立身份,这也许是二人最好的结局了。 忍不住联系起《两小无猜》里最后决定将最绚烂的爱情凝固在水泥里的苏菲和于连,他们没有《围棋少女》里的乱世、敌对身份,却也做出了殉情的决定,是怕时光慢慢磨损了炽...
评分突兀的结局往往可以使落入俗套的故事起死回生,在终了时令人回味。但除掉结局,全文读后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不过就是一本言情小说的格局。没有表达出口的爱,也并没有令人印象特别深刻之处。 可是在人物的心理刻画上,倒是可圈可点。比如描写日本军官在战争中借声色寻求慰籍,作...
评分其实看到中文版的时候,有一种low掉了的感觉. 先看的是德文版,大概法德之间的转换会比中德之前轻易得多,所以我相信自己看的外语版会忠于作者多一点. 用外语写作不可能容易.但是现在越来越发现中式思维可以在外语中创造另外的Dimension,山飒小姐的作品就是极好的例子. 要得到骄...
评分看得浑身发冷
评分一般般其实
评分至少二分之一是闲笔。如果我写的话,会直接从两人棋局开始。
评分好多好多年以前看的
评分作者虽然出国,但写的小说仍充满意识型态的渣滓,给两星是因为愤青日军的心态和内心纠结描写还是到位的,对于围棋少女爱慕革命青年的俗套非常不满意,倒是死得其所(根本不知道生存的意义,难道女性眼中只有爱情才是生命的全部)……似乎也不是,现在的女性生存的意义似乎只有Money和House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