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一本剖析西方文明的大师之作
★《大国霸业的兴废》之后,“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第二部
★主宰人类生活三百年的主流文明是如何兴起的?
★全球化之下的人类又将走向何方?
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描绘出一幅现代文明的全景图: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勾勒出现代社会的形成及发展,反思了文明进步的得与失,展望了人类的前景。
许倬云,1930 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
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深厚的学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在大陆陆续出版了《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万古江河》、《从历史看管理》等著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人类对理性的追求成就了新思维,再进一步又造成了对人类绝对理性的怀疑,旧理性被破,新理性未立,当下正值青黄不接,原教旨主义或可勉强以信念支撑。 另外,许倬云先生提到查理曼大帝之后的所谓“神圣罗马皇帝”是以“选侯”制度从部落领主之中挑出来的,其实“既不神圣,也...
评分这是一本通俗读物,细致地梳理了现代性的源头与脉络。 关于现代性的争论,可谓汗牛充栋,各方立场扞格,争讼不休,如果放弃纸面上空洞的推演,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 1、人类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现代性,尚没出现所谓的多元现代性。 2、现代性建立在启蒙之上,到目前...
评分这次看得很急,而且心态上有些抗拒,有空再重新看一次。 前半部分主要讲述历史,对西方历史有点熟悉的人来说没什么新信息,作者的大部分观点也在后半部分。 在许倬云看来,现代文明有很多不稳定的地方,且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制造问题的速度大于解决问题的...
评分小小书生,遑论书评,暂且摘录下许老先生的一些观点: 论汉、唐的区别: “安史之乱”后,虽然南北都在一个政府的法理通知之下,但南北之间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其实相当不同。。。汉代厚重,唐代宏大,“厚重”可以说是充实的一块,“宏大”却是松弛的一片,汉唐的发展,终究...
评分文/严杰夫 在传统中国,历史的作用往往不仅在于记录,更在于明鉴后世。从古人那里寻求到为王成圣的道理,是从司马迁开始就形成的传统。历史这种工具性的职能,到唐宋发展到顶点。唐太宗所谓的“三鉴”:“以铜为鉴(即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 K109/3721-1
评分普及性读物。不过有意思的是许绰云对历史论述的逻辑其实和我们自小学习的历史教科书相差无几。东海西海,普天同理。当然,更让我觉得可贵的是,他是真心知道中国即将步入大国社会,而需要有所担待的才写就此书,所以他的预设和目标是非常明确的。相比而言,其他在海外学人,以批大陆为能事,无的放矢,这种态度反而显得有点提着头发离开地球。缺乏眼光,没有历史观,难成其大。
评分灌水书
评分大视角的历史,许先生的博学让人敬服。 对近现代文明的形成崛起和目前面临的崩坏状况条分缕析。 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是被动参与,政治、经济全面西化的同时,文化、社会面临着旧的断裂和新的未形成。作者对此也有着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的担当。
评分: K109/3721-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